第(1/3)頁 下邳,睢陵地界。 一個原本餓死的青年站了起來。 青年左右環視,露出茫然,可四野無人,他頂著饑寒交迫一步步向前走著,走了不知多久,他一頭栽倒下去。 …… “阿爹,快看,咱家地頭有人!”一道女聲呼喊。 老漢看了過去,臨近,踢了踢躺那一動不動的少年,不禁搖頭:“這娃子沒救了,估計又是西邊逃難過來的!” “唉,這世道,兵荒馬亂的!” “阿爹,他興許還活著呢!”少女說完,蹲下對著自己手掌哈了口熱氣,然后握住少年手掌,想給些溫度。 感受手掌溫熱,少年驚醒,這不是夢,有人在,可是他沒力氣開口,只能無力動了動手指, “動了,阿爹,他還活著。” 老漢年紀不算大,可歲月早已留下痕跡,盡顯蒼老,此刻眉頭一皺:“這娃娃命還真硬,這么一夜都沒凍死。” “阿爹,他應該是餓昏過頭了,咱們救救他吧!”少女希冀看向老漢,可緊接著卻又自責的垂下頭去。 她不該說的, 起身,她們家也沒多少存糧,拿什么救,繼續向田間走去。聽話的讓人心疼,亦讓人心痛。 “唉,罷了,只希望老天爺長眼,保佑今年風調雨順,多收兩斗谷子。” 老漢嘆了口氣,把手中耒耜遞給了杜姜(讀leisi古翻地用的工具),接著抄起少年胳膊,輕松背負歸村。 杜姜欣喜,接過耒耜,同手中耨(讀nou同今鋤)一塊抗在肩頭,跟著父親歸家,只不過可能要耽擱半天功夫了。 …… 李家村,杜家, 一堂兩屋的茅草土房。 杜母紡布,不是輕松活,此刻詫異,老漢卻道:“婆娘,這娃子餓暈過去了,盛些米湯過來。” “阿娘,我來。”杜姜搶先,至廚房,揭開鍋蓋,鍋底還剩一些粟米粥,是母女二人省下來留給杜父晌午充饑的。 畢竟春耕,百畝田需要他翻種。 《一夫挾五口,耕田百畝,歲畝收一石半——漢書*食貨志。》(此為小畝,約合今三分地。) 塌側,杜姜端來米粥喂。 一連幾口,不見動靜,杜父皺眉,杜母則有些心疼那米粥,就欲開口讓杜姜放棄,只見少年輕咳了聲。 嘗到米腥,坐起身一口氣喝光。 這或許是楚楓第一次覺得小米粥竟然這么好喝! “阿爹,他醒了!” 塌上,楚楓和早先一樣茫然。 他來至二十一世紀的農村娃娃,考編成功選擇歸鄉育人,在距離老家不遠的鄉村擔任中學歷史老師。 農村生活枯燥,但又愜意。 無事時可種些果蔬稻谷,也樂得清靜。 而眼下,這一切卻很陌生,他……應該是穿越了,而旁邊這家人,救了他,那老夫妻看上去顯得蒼老。 倒是那女子出落的俊俏,雖說衣著樸素,但是身段姿色不錯,估計屬于尋常百姓家中少有的美人! “喂,你怎么不說話!” 杜父搖頭,嘆息:“唉,這娃娃估計凍傻了,倒是可惜了我那半碗粟粥。” 楚楓嗓音嘶啞:“這是哪?” “這是我家啊,我叫杜姜,你叫啥?”杜姜好奇。 “我叫……楚楓!”楚楓用著不確定的語氣,因為這是他后世的名字。 “楚楓?”杜姜嘟囔了句:“楚楓,我阿爹說你是從西邊逃難來的,方才餓暈了過去,是阿爹把你背回來的。” “老伯,救命之恩,我當牛做……” “娃娃,別,千萬別,救你也沒打算讓你報恩,你既然醒了,就快些離去吧。”杜父連忙打斷,嘴角抽抽。 “我……”楚楓語噎,他倒不是怪這家人無親,反而是因為此地他舉目無親,如今身子孱弱,活著都難。 “老伯,現是何年?此為何地?” “何年?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里是睢陵,歸下邳管,至于年份,記它做甚?”杜父搖頭,不解反道。 楚楓:“…………” “我知道,去年秋收給主家納糧時,聽主家先生說過,好像是什么三年,他還說徐州歸陶府君管越來越不行了。” 杜姜努力回想,也記不清了。 “徐州?陶府君?陶謙么?那就是初平三年?如今開春,也就是初平四年?”楚楓瞬間脫口而出。 還有睢陵,好熟悉,總感覺在哪聽過,接著,他瞳孔猛然一縮,初平四年的徐州……好像……被屠了!!! 這段記載他記憶深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