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柯院士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就和蘇杰談過,希望他能夠在高新分院擔任主任一職。 當然,嚴格來說,蘇杰的正式職務還是主任助理,但當普外科主任名存實亡的前提下,主任助理和主任其實不就是一回事嗎? 柯院士當時也從方方面面給蘇杰解釋了,這件事的可行性。 首先,高新分院的醫生們全都是一群雜牌軍,他們剛剛從各自的醫院跳槽過來,并沒有太大的野心,對于科室主任的職務絲毫沒有覬覦之心。 這也就使得分院普外科雖然有很多資歷比蘇杰老的的中年醫生,但他們完全不是蘇杰的競爭對手,相反,在之前多次的合作中,他們都嘗到了和蘇杰合作的甜頭。 而最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當然就是成為蘇杰的下屬…… 這是外部因素。 而內部因素呢,則是蘇杰直博成功,連續發了幾篇論文,在學術上也有所小成,最主要的是,蘇杰的手術實在是做的太好了。 臨床上當然不是說手術做得好,就一定能當主任,但反過來說,只要能當主任的,手術基本上就沒幾個掉鏈子的。 身為主任,自然就要有成為科室最后一道防線的覺悟,當所有人都畏懼的手術擺在面前時,主任總是最后一個拍板拿主意的。 上手術臺,還是不上。 是繼續在本院治療,還是轉到上級醫院。 主任才是最后做出決定的人。 蘇杰自身實力足夠硬,讓他來當分院普外科主任,外人除了能從年齡、資歷上挑挑毛病,其實也沒什么好說的了。 可年齡和資歷,這種只要活得久就能得到的東西,往往也是最站不住腳的,柯院士當初就直說了,如果有人拿這種事情找茬,那自己就買只王八送給他,讓他把王八請回去當他們科的主任。 嗯,就是這么霸氣。 柯院士都已經把話說得這么硬氣了,可蘇杰卻還是沒有答應他。 其實后來蘇杰也反思了很久,理由可能有千千萬萬,但最終抓一個重點,那就是自己慫了,不敢承擔主任這個位置所帶來的責任和義務。 一旦自己接受了柯院士的邀請,那么自己就不再是單槍匹馬一個人,自己將背負一個科室的命運。 尤其是這個科室還處在剛剛成立的初期,前途不明,自己的任何選擇,都有可能會影響到科室里的每一名醫生,每一名護士。 這是一份沉重的責任,蘇杰始終覺得自己沒辦法承擔。 可就在剛剛,當病人的血壓驟降,生命垂危之際,蘇杰卻突然就想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