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李修用兵,還是那般滴水不漏??!” 陽河河畔,西南側山峰之上,代善手持千里鏡觀察遠方的周遇吉部大營后,亦是忍不住感慨一句。 “周遇吉統轄陜西三邊精銳,雖未曾與蒙古和我們后金作戰過,但自崇禎初年起,就一直與陜西各地義軍鏖戰,皆是久戰之師,周遇吉此人亦是治軍嚴明,戰斗力絕不容小覷!” 聽著身旁后金將領的訴說,代善點了點頭: “那是自然。” “進退有序,紀律嚴明,守備森嚴,這周遇吉,是個人才!” 說到這,代善輕笑一聲,完全沒有大戰之時的沉重,反而頗有中輕松之感: “不過,擋住咱們,可還有多爾袞!” “本汗現在倒是在考慮,是讓多爾袞冒險迂回之大同?還是讓多爾袞部突襲周遇吉后路,兩部合圍,先將周遇吉部殲滅?” 此言出,后金諸將,亦皆是陷入了沉思。 按原本計劃,自然是迂回至大同,甚至,就連他們,也是繞道至大同。 但現如今,多出了周遇吉這個變數,戰略之上,似乎也多了其他選擇。 “大汗,末將以為,還是命多爾袞與我等主力合圍周遇吉部為好。” 代善神色自若,點頭道:“說說理由?!? “如今周遇吉部橫在大同與宣府中間,按大恒軍隊的習慣,斥候夜不收必然是四處都是,從宣化,到大同,這么長的距離,多爾袞部縱使晝伏夜出,也極容易讓恒軍發現。” “以李修之用兵如神,突襲被發現,作用恐怕就不大了……” “但若合圍周遇吉部的話,張家口,宣化,皆被咱們占據,延慶也有分兵進攻。” “只要我們擺出大舉進攻的架勢,必定會牽扯住周遇吉部的精力,再以偏師劫掠各地,以夜不收獵殺恒軍夜不收,如此,多爾袞繞后突襲,應該難以被發現……” “只要合圍誅滅周遇吉部,就相當于斷了李修一臂!” “我們再與多爾袞部合兵,攜大勝之勢,兵臨大同,斷李修后路的同時,與林丹汗里應外合,合圍李修所率大恒主力!” “三十多萬大軍對李修不到十萬兵力,而且還是斷其后路的里應外合,這般戰局,末將覺得,縱使他李修有通天之能,恐怕也逆轉不了注定的敗局!” 此言出,諸將紛紛點頭,出聲附和,代善正準備說些什么之時,一名傳令兵卻是拿著一封密信策馬而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