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不算大喜-《皇明皇太孫》
第(1/3)頁
在乾清宮,朱雄英拿著官報,對老朱說道,“皇爺爺,我大明內(nèi)庫寸鐵過多,也該停一停各處鐵冶了。”
老朱稍微的愣了一下,問道,“多了?”
“多了。”朱雄英冶笑了起來,說道,“如今我大明有鐵礦縣超兩百三,冶鐵廠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還是停了官營鐵廠,要不然這內(nèi)庫存不下了。”
這可不是在夸張,事實上在洪武十八年的時候,大明就曾經(jīng)停了一次官營鐵冶。原因就是內(nèi)庫里的鐵太多了,實在是煉出來的鐵都不知道該用在哪里了。
具體的重量,朱雄英大概的算了一下,大明現(xiàn)如今官營的冶鐵是每年達(dá)到了九千噸左右。而民間的冶鐵數(shù)量更多一些。估計這也是輕輕松松的超過了宋朝時的一年鐵產(chǎn)量兩萬噸。
朱雄英笑了起來,說道,“如今我們的大鍋在蒙古、南洋、東瀛、朝鮮等地都很好。”
這大鐵鍋可不是開玩笑的,都是白口鐵之類的,耐磨、堅硬,但是比較脆,也就是說這樣的鍋不能用來做武器。而現(xiàn)在的蒙古、東瀛這些地方,對于大鐵鍋那叫一個喜歡,這就是戰(zhàn)略物資,是需要從大明進(jìn)口。
一口直徑三尺的鐵鍋兩匹絹,或者是裝滿鍋的貂皮,去了東瀛的話就是兩百把武士刀。
這不是在夸張,朱雄英這是搶了‘子孫們’的物價,也是制定了幾個專門做出口貿(mào)易的鍋廠。廣東的鍋還是很不錯的,專門用來做貿(mào)易。
老朱也笑了起來,心滿意足,“那先停一停吧,咱的庫里裝不下鐵了。得煉煉鋼了,咱的官廠不冶鐵,民間的鐵廠可以冶鐵。”
想想看現(xiàn)在的時代,現(xiàn)在的技術(shù),大明這樣的朝代是多么的強大。大明的鐵產(chǎn)量占了全世界的七成,世界上其他國家加起來也沒有大明的鐵產(chǎn)量多。大明的內(nèi)庫是裝不下鐵了,而很多的國家現(xiàn)在是連口鍋都造不出來。
老朱指了指朱雄英,說道,“英兒,那依你的意思,咱要開始解禁了。這些年不少蒙元諸部上奏哀求,都是想要咱給他們幾口鍋。”
“鍋還是不給他們,少給幾口。”朱雄英還是很明確的態(tài)度,說道,“給他們些武器就好,孫兒的想法就是讓那些蒙古部族有機(jī)會強起來,該疲敝還是要疲敝。”
茶葉,給。絹布,可以賣。甚至我還可以給你們一些馬蹄鐵,給你們一些武器。但是大鐵鍋,想要買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這就是戰(zhàn)略物資,想要買到就要不斷的哀求,以及看看大明君主的心情,心情好可以多賣幾口鍋。
老朱也笑了起來,對朱雄英說道,“你爹在的時候,總說你是心眼最壞的。賣給南洋的東西、賣去東瀛、高麗的物品,就沒幾個是好東西。就是欺負(fù)他們小國寡民沒有見識,總是給出高價、不許討價還價。”
那就沒辦法了,壟斷生意就是這么暴利,再者就是大明的技術(shù)先進(jìn)。他們有資格這么驕傲,而那些小的國家、部族,只能接受落后就要挨打的現(xiàn)實,被大明欺負(fù)。
朱雄英也沒有不好意思,不過還是辯解,“皇爺爺,孫兒算得上是比較好的了。孫兒可是給了他們欠缺的好東西,那些人都要感恩戴德了。要不是我大明慷慨,他們可怎么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仪征市|
蒙山县|
江安县|
双柏县|
阿拉善盟|
郸城县|
兴业县|
长白|
泰宁县|
仁怀市|
建平县|
客服|
鲜城|
武宣县|
肥乡县|
上虞市|
屯门区|
登封市|
维西|
叙永县|
蕲春县|
高唐县|
安西县|
广丰县|
千阳县|
藁城市|
永修县|
牟定县|
西安市|
台北市|
宕昌县|
阿克苏市|
集安市|
竹北市|
静宁县|
嘉善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元谋县|
磴口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