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旁的曹洪也道:“主公,不戰(zhàn)而退,豈非叫袁紹那廝小瞧了我們?軍心一失,士氣不振,日后還要我等如何領(lǐng)兵與袁軍作戰(zhàn)?” 其他文武也皆是連連交頭接耳的議論此事,情急之色,溢于言表。 唯有曹丕坐在帳中一直未曾說話,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曹操見得這滿營帳的文武皆是如此,當(dāng)即“哈哈”一笑,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而后落在了曹秀身上。 “秀兒,此事因你而起,你便來與他們解釋一番吧。” 此計之功乃是曹秀的,曹操讓曹秀親自來解釋,其實也就是想給在場的眾人都提個醒,此次官渡之戰(zhàn),若是戰(zhàn)勝,那曹秀便是頭功! 而曹秀當(dāng)然也知道曹操的意思,他雖不喜討功,可曹操送到他面前,他豈能不要之理? 再者,他若不親自解釋一番,只怕在場的這些文武也是不服。 這時,荀彧看向他道:“少公子,昨日你便說要放了白馬津,我等冥思苦想,也未曾明白此舉對我軍有何利,戰(zhàn)場之事,不可杜撰,你昨晚所說的那些,不過是臆測之言,誰也不敢保證是否能夠成真。” “今日主公既下達(dá)了讓于禁將軍撤回的軍令,想必便是你讓主公下定了決心,我等非要聽上一聽,公子到底有何妙計!” “對啊!曹秀,你到底跟主公說什么?!” 曹洪本就不喜曹秀,此時見荀彧言辭如此激烈,當(dāng)然出聲附和。 一眾文武皆是將目光對準(zhǔn)了曹秀,疑惑,憤怒,忍耐之色一一浮現(xiàn)。 便是郭嘉,也有些難以釋懷,畢竟這場戰(zhàn)役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今失了白馬津如此一個重要的據(jù)點,對曹軍實在是太不利了。 只見曹秀緩緩起身,先是朝著曹操一拜,而后這才面向眾人道:“敢問諸位,袁紹若要南渡攻我,至少需要多少兵馬?” 眾人顯然沒想到曹秀會如此之問,聽罷都是一怔。 不過此時事實擺在眼前,眾人一愣,瞬間又都反應(yīng)了過來。 “袁紹起三州之兵,若是屯于一處,至少二十萬,而今光是大河北岸便有袁紹親自率領(lǐng)的十萬大軍,失了白馬津,這十萬大軍便能從容渡河,一旦讓他將軍資糧草盡數(shù)運來南岸,休整以畢,我軍何來勝算?” 渡河不是一件小事,特別是白馬津以北前的這條河。 這條名為大河的河,不是別的什么河,正是華夏歷史上兇名赫赫的黃河。 十萬大軍渡黃河,可想而知其工程,短時間內(nèi)肯定無法完成,再加上軍資糧草的運輸,必定耗費許多時間,需要休整那也是必然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