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除此之外,除了許攸與郭嘉外,曹秀實在找不到第三個人去并州任并州牧。 而郭嘉與許攸在曹氏陣營中還沒有達到可以任一州州牧的地位,畢竟自從曹秀異軍突起以后,郭嘉在丞相府發揮的作用就大大減少了,說起來還是曹秀自己的鍋,若不是他的奇謀妙計,郭嘉估計還能立下不少功勞。 可曹秀的異軍突起,擋住了郭嘉的光芒,這也就讓郭嘉無法勝任一州州牧。 至于許攸,他雖跟隨曹秀平定北方有功,可他畢竟是袁紹舊部,曹操豈會讓現如今的北方三州都在袁紹舊部的手中? 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許攸自己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想到了一個人。 “誰?” “偏將軍于禁。” 于禁離開曹秀的視野已經很久了。 “還記得李典來信,提及張繡之死很有可能與于禁有關,正如少公子所猜測的那般,倘若于禁當真也知當年宛城之戰的秘密,那么丞相也是必然知曉的,所以少公子要調查此事,絕不可再從丕公子身上下手,那樣的話,丞相必然以少公子有奪位之心而對少公子更為忌憚。” “于禁身在徐州已經有一些日子,丞相美其名曰讓他鎮守徐州,防備孫策,但少公子心里也清楚,那不過是丞相的說辭,丞相的目的并非防范孫策,而是要讓于禁監視李典。” “徐州之地,何等富饒?又與揚州,豫州接壤,一旦徐州有變,則危及丞相的所有地盤,所以丞相自是不放心讓李典單獨在徐州。” “少公子正好可以借此將于禁調離徐州,前去并州,一方面從他身上著手調查當年的真相,如此方能使丞相以為少公子只在乎當年真相而非奪位。另外一方面,也可減少李典身上的壓力,讓他更加大膽的為少公子儲蓄力量,擴張實力。” “而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讓于禁接任并州牧,也是丞相與少公子都能接受的結局,兩全其美。” 許攸的一番話說完,曹秀便立時起身見禮。 他不得不對許攸的見識感到佩服,也不得不對自己一時之間的“聰明反被聰明誤”感到悲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