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秀自是不會想到自己居然會在兗州遇到這樣的事。 而更為難受的是,他竟沒有辦法第一時間解決。 耳聽許攸的勸阻,曹秀這心里越想越是生氣。 說起來,曹操而今能坐擁七州之地,傲視群雄,他曹秀也有著莫大的功勞。可如今剛過上幾天安穩日子,底下的將軍們就搞這種事,收刮糧食,魚肉百姓,根本不拿曹操的政令當回事。 這可真是一幫好“兄弟!” 許攸說的沒錯,曹操對這件事不可能全然不知,畢竟他雖身在鄴城,可手底下的人干了什么事,他卻應該是清楚。 這樣的情況下,他沒有任何動靜,其實不難看出他其實也就是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這幫人,基本上都是跟著他一路走過來的,為他買過命的人。 倘若當真因為這件事而處置他們,只怕會寒了各地將領們的心,屆時誰來給他賣命? 而且曹操最近忙于南征之事,正是需要這幫人出力賣命的時候,他自是不能在這檔口來管這種事。 于是這才導致了兗州百姓家中沒有余糧,當地官府卻對此視而不見,甚至不聞不問。 如此才真是寒心。 曹秀想著,馬車已經再度啟動,朝著徐州方向而去。 “先生所言,不可謂不對。” “然凡事總有底線,老百姓辛苦勞作一年,為的便是家中那一點余糧,而今我們這些上位者,卻連這點余糧也沒給老百姓留下,卻讓他們如何過活?他們若是活不下去,豈非自要揭竿而起?” “官逼民反,官逼民反,這世上就是因為有著這許多貪得無厭,不知收斂的官兒,所以才讓百姓走投無路,只有造反一條路可走。” “想當初黃巾之亂,祖父若不是活不下去,豈能揭竿而起?” 若是換作他人,只怕正如許攸一般,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算了。 可曹秀不是他人,曹秀只是曹秀,一個擁有著上下兩千年歷史記憶的人。 他豈能眼睜睜看著各地百姓在這樣的官僚體制之下繼續水深火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