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青龍關守將張桂芳既具兵法,又備妙術,西岐大軍敗了數場,止步于青龍關下,難有寸進。
后請來玉虛宮門人,張桂芳便呼朋喚友請來截教散仙,終不敵玉虛金仙;張桂芳自刎于沙場之上,青龍關為西岐所奪。
大抵便在此時,崇宜于北方起兵。
聞太師殷商庭柱,逢此大變,一邊穩住朝政,一邊調兵遣將。先令黃飛虎率軍北上,抵住崇宜;又親領大軍西進,意圖先滅掉一方,再回頭收拾另一方。
聞太師兵抵汜水關,以此為支點,連續發動數次進攻,與西岐兵馬你爭我奪,轉眼便是年余。
惜乎聞太師雖軍略了得,卻難敵闡教金仙,未能建功。
眼看戰事拖延,于大局不利,聞太師絞盡腦汁時,卻聞崇宜兵伐水族,不禁心中大喜。
謂之左右道:“崇宜伐水族,正是天賜良機。我當上奏大王,請調黃飛虎所部精兵西進,與我合力,速敗西岐。”
大商雖底蘊深厚,但兩線作戰無疑艱難。如今崇宜伐水族,北方壓力驟減,正好調集精兵,合力一處,先擊敗西岐。
“水族雖勢弱,但崇宜區區一諸侯,何以勝水族?必僵持不下。一待老夫收拾了西岐,掉過頭來,持人族大義,兵進東、北,以伐水族為名,盡收崇宜領地;而后迫降崇宜,使大商重歸一統!”
老太師心情振奮,即書奏章萬言,教人速遞朝歌不提。
帝辛接到聞太師奏章,看過之后,丟在一邊,謂之左右道:“老太師糊涂啊!”
與聞仲所思,帝辛卻截然相反。
他說:“分明此間,該調西進兵馬北上。趁崇宜小兒與水族對峙之時,盡收其地。如何卻要調集黃飛虎西進,去打西岐?我有五關阻西岐,正該先收拾崇宜,再誅姬昌。”
朝中大臣多有反對,帝辛不聽。
但他畏懼聞仲,更不敢下詔教聞仲率兵回朝歌。于是令惡來、飛廉強征青壯,組建新軍。
此間事,早為王后姜玥所知。
這些年,帝辛與姜王后關系日益惡劣;尤以此前,帝辛強令東伯侯出兵攻打崇宜,東伯侯卻以東夷諸部蠢蠢欲動為由推拒,帝辛惱恨,愈不待見姜王后。
姜玥得知此間事,心中嘆息不已。
對左右的人說:“大王心無大義;誠然崇宜乃是反賊,可那崇宜打出人族大義旗幟;作為人王,大王如何不細思量?這里趁崇宜與水族交戰,卻去打他,便如助水族打自己人,必更失人望,令四方看輕朝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