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從藩王返京以來,凡有廷議,朱元璋都讓他們參加。 因為遠離朝堂已久,他們基本沒有參與討論。 朱棣尤其明白,陛下一向多疑,包括對他的兒子們。 朱元璋提出問題,你答得對,說明你身在邊塞、心在朝堂,恐怕有心懷不軌之嫌疑。 你答得離譜,說明你就是個笨蛋! 所以,朱棣雖然都站在頭一排,但一直是冷眼旁觀。 而此時,朱棣覺得該出面了。 “陛下,兒臣有話要說。” 朱元璋很意外地看了一眼朱棣。 三孫說,朱棣以后會搞什么靖難之役,把朱允炆趕下了龍椅。 這么多天一觀察,發現朱棣的確很沉穩。 從小就在軍營里長大,在北地與蒙元打了多年仗,才干十分突出。 三孫說的,一定是對的! 但是既然自己已經知道了,就不能讓這件事發生。 三孫當上儲君,朱棣想反也干不過他! 讓他今天更欣慰的一點是,三孫很善。 對于黃子澄,三孫都沒有下狠手,更沒有下死手。 如果以后他當上皇帝,對于他的叔叔們和兄弟們,更會照顧有加。 自己之所以廢除誅連,主要是因為三孫的提醒:剛不可久。 但是三孫也不是一味地心慈手軟。 上次他派出三名錦衣衛去試試他的身手。 哪知道三孫出手如風,雖未取其性命,卻也十分狠辣。 所以,只要自己的三孫好好的,什么靖難之役,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朱棣看朱元璋仿佛在想什么事,一時愣住了。 再一看,朱元璋嘴角帶著微笑,看著的正是:朱允熥! 朱棣心里直抽抽,我這個燕王如此不受待見? 感受到了朱棣的目光,朱元璋才道:“你說,你說?!? 朱棣沉聲道:“陛下,臣以為窩寇必打。窩寇殺死大哥,如果我們隱忍不發,恐怕有損我朝聲譽。” 「朱棣,說得沒錯!」 「作為永樂大帝,站得高、看得遠!」 「兒子死了都不吭聲,我們比窩寇更窩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