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爺爺,我,窩寇的刀,我怎么知道呢?我看到剪刀都害怕呀。” 朱允熥扭頭看了一下齊泰:“齊大人在兵部,肯定了解窩寇了,肯定也見過窩刀了。” 齊泰連忙站起道:“陛下,我沒見過窩刀。從元人記述中可以找到端倪。” “哦,那你說說看。” 自打知道窩寇入侵杭州,殺死太子一事以后,齊泰就查找了很多關于窩寇的資料。 記述窩寇最多的是元人。 “窩刀,其實是源自唐朝的直刀,由遣唐使將工藝帶入窩國。” “在傳入窩國后,材料和工藝有所改變,使得刀身略帶弧形,砍殺起來十分方便,便于用力。” “至于加入了什么材料,有什么工藝,卻無從得知。” 「你們知道才怪了,窩刀都是在窩國本土生產的。我們卻從未派人到窩國搞詳細的調查。」」 「但是,窩國對于我們花夏的調查研究,早在唐朝就開始了。」 「他們拼命吸收我花夏的先進文化,暗暗積累實力,隨時向外擴張。」 「他們的武士、浪人去高麗、來花夏,也有窩國官方的暗地支持。」 「可笑的是,各個朝代、各個皇帝還讓窩國緝拿窩寇!人家才是一伙的!」 「我們一代又一代對窩人、窩國就這么縱容下去。」 「終于,五百多年后,窩國派出了商人到我花夏各地進行數據測量,山多高、河多寬、橋在哪里、何處最險峻,一一標在地圖上。」 「時機終于成熟,窩人入我東北,占我花夏!」 「我花夏同胞死在窩人手中的,竟有三千多萬!」 「其中,窩人制造的、震驚世界的楠京大屠殺,就是在這里,就是在應天!」 啊? 朱元璋聽得大怒,窩寇居然殺到應天! 「窩寇在這里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19萬余人;零散屠殺有858案,死亡人數15萬余人,總計死亡人數達30多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特大慘案。」 「此次屠殺經歷了四十多天。」 「四十多天里,窩寇有的挑開了嬰兒的腸子,有的奸污已經殺死的女人!」 「窩寇有兩人相約,誰先殺到100人誰得到勝利。」 「兩人從句容殺到湯山,還未滿100人,競賽繼續進行。最后兩人在紫金山下相遇,此時兩人的軍刀已砍缺了口。 「一人殺了105人,一人殺了106人。又因確定不了是誰先達到殺100人之數,決定這次比賽不分勝負,重新比賽,看誰殺滿150名漢人。」 「兩人從此掀起了整個窩國軍隊的殺人競賽。漢人在這里,連狗都不如。」 「窩人,是一群毫無人性的野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