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解縉,大明第一才子,這是陛下為吳王朱允熥培養(yǎng)的! 只是,二皇孫朱允炆可憐了! 真想不明白啊,朱允炆是皇孫當中最優(yōu)秀的,鶴立雞群! 誰能料想,陛下偏偏忽視了鶴。 從雞里選了一只,還是,弱雞! 看看解縉,用之前,陛下都不忘打壓一下。 也許,可能,或者,陛下是在刻意打壓朱允炆? 為的是讓朱允炆提高承壓能力,盡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儲君。 戶部尚書范敏想到了此中關(guān)節(jié)。 現(xiàn)在的朱允炆是嚴重心理受傷的二皇孫,也是處于低谷中的準皇太孫。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此時,一定要堅定地站在朱允炆的一邊。 將來才能夠為自己、為兒孫搏取更大的政治資本。 整個文官隊伍中,始終保持淡然態(tài)度的,是太常寺左少卿黃子澄。 只有經(jīng)過生死的那一刻,才會明白生命的可貴。 不管朱允炆,還是朱允熥,抑或是朱棣,都是老朱家的江山。 自己始終是一個臣子,四品、三品、二品的區(qū)別并不大。 一切看淡了,但唯一讓黃子澄不淡定、不淡然的是他的兒子:黃承印。 因為陛下廢除了殘酷的誅連制度,兒子黃承印變得大膽起來。 他居然對自己講,與吳王朱允熥勢不兩立! 因為朱允熥曾當眾辱罵了他,用棍子砸破腦袋導(dǎo)致暈死過去。 黃子澄把黃承印叫到書房進行勸說,但無效。 黃承印反而是更加大膽,居然當面頂撞,說他沒有氣節(jié)。 黃子澄給了兒子一巴掌。 哪知道黃承印居然笑著說“我要是死了,只死一個,不會牽連到爹的。” 黃子澄當時就不好了,差點一口老血噴出。 兒子黃承印遲早會闖禍! 這已經(jīng)成為黃子澄最大的心病。 一直在沉默的黃子澄大聲說道:“陛下,微臣愿跟隨解縉,為《洪武大典》出一份力。” 朱元璋高興了,剛剛提出了編《洪武大典》,馬上就有人響應(yīng)了。 “黃子澄,不錯,那你就跟著解縉吧。” 朱允炆,心酸了。 黃子澄這真的是鐵了心要離開自己!鐵了心要加入朱允熥的陣營! 為了向朱允熥表忠心,連臉都不要了呀。 你黃子澄是太常寺左少卿,正四品官! 你一個正四品官,居然愿意跟隨解縉! 解縉一個時辰之前才是正七品,剛剛被陛下提拔為正五品。 官職高的、年齡大的,要跟隨官職低的、年齡小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