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求月票!) “老板,這邊請。”米哈奇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一身休閑裝的肖恩跟在他的身后。 旁邊是洛林,再外圍是15個提著箱子的保鏢。 這里是肖恩在科倫坡投資的那家摩托車工廠,設備雖然是從美國弄回來的老舊設備,但重新保養(yǎng)翻新一下,用在這里完全沒問題。 畢竟斯里蘭卡要的是經濟實惠。 一進入工廠,肖恩的眉頭就忍不住微微皺眉,雖然米哈奇肯定是做了準備,但,工廠依舊顯得有些混亂。 工人穿什么的都有,五花八門,水泥地面看出來是經過清掃的,但依舊有零星的垃圾出現。 沒有綠化,顯得光禿禿的。 肖恩沒說什么,只是跟著米哈奇往里面走。 工人工作都還算積極,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人來視察的原因。 只是聽著米哈奇的介紹,肖恩沒什么太多表示。 仔細看那些工人,雖然說不上來缺點在哪里,但,感覺上就是跟美國的工廠有差別。 肖恩沒搞什么講話,這幫工人可不懂英語。 看了一圈,用了有一個小時,到了米哈奇的辦公室。 “我說幾點。”肖恩開門見山,“第一,工廠衛(wèi)生要近一步改善,多放垃圾桶,這種垃圾遍地的情況不能再出現。” “第二,綠化,廠房之間,接到,廣場,全都要有綠化。” “第三,工服,給所有工人配發(fā)統(tǒng)一的工服,鞋子,不同車間,不同職位,要有標志性區(qū)分,上班時必須穿戴整齊。” 米哈奇連忙拿著本子記下來,雖然他覺得除了看起來好看之外沒什么用,但這是大老板吩咐的。 看米哈奇記下了,肖恩這才問道:“說說為什么要這么做。” 米哈奇一愣,大腦飛速運轉起來,到底是有一些急智的,稍稍整理一下思路便說道:“提高環(huán)境能讓工人心情放松,讓工作更加專注,統(tǒng)一的著裝能讓大家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相同,是一個集體,能提高向心力。” “嗯,說的很好。”肖恩點點頭。 米哈奇臉上閃過一絲喜色。 “雖然都說錯了!”肖恩又補充了一句,米哈奇頓時僵在原地。 “你這些說法,可以公開說,是一個很好的表面掩飾,整理一下。”肖恩伸手點了點米哈奇,“但,這么做真正的目的是,提高逼格!” 逼格? 米哈奇完全不懂,他是斯里蘭卡人,家庭條件優(yōu)渥,之前在美國上的大學,也在美國呆了好多年,這才被肖恩選中管理這家摩托車工廠。 但是,他也不理解肖恩提到的這個逼格是什么東西。 “要讓所有人都明白,這里是美國工廠,是世界上條件最好的,管理最先進的工廠,在這里工作,天然就高普通的斯里蘭卡人一等。” “所以,我們要做出差異化,要提供工廠的整體形象,這會從根本上提高工人的認同感,也會讓其他的斯里蘭卡人對這里產生向往。” “當大家都認為這里是先進的,是好的,那么,我們的產品就會被所有人接受,即便不做什么廣告也能如此,認同感比單純的廣告有用太多了。” “最后,記得盡量在工廠內部教學美式英語!”肖恩最后又強調道:“我知道他們都沒什么基礎,很難學會,但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要慢慢普及。” “打招呼要用‘hi’‘hello’,再見要用‘bye’‘seeyou’,明白嗎!” “要讓他們覺得,用英語顯得自己更高貴,語言更優(yōu)美,行為更時尚,讓他們覺得那種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的人低級,更呆板,更保守,更落后。” “然后慢慢普及一些更難的單詞,比如:你這條船的motor是多少馬力的。” “要在日常用語中加上那么一兩個英文單詞。” “這些從工廠的領導層開始,從上到下,要讓所有人知道,這種說話方式才會顯得自己更有學識,更前沿,更潮流。” “明白我的意思了嗎?”肖恩看著米哈奇。 他要的是要從思想上,文化上侵蝕這些斯里蘭卡人,提高他們對自己的認同感,提高自己這個美國人在斯里蘭卡的聲望。 當然,如果米哈奇這么做,那就斯里蘭卡奸,但,自己需要的不正是這樣的人嗎! “干的好,我?guī)湍銈內夷玫矫绹o照。”肖恩加了一個籌碼。 米哈奇剛剛還有些皺眉,可一聽到全家拿到美國護照,立刻精神抖擻起來,“當然,很多詞匯,用僧伽羅語確實表述起來不夠準確,這一點我早就發(fā)現了,只是一直不知道該怎么做。” “畢竟很多東西都是在美國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的,之前根本沒有,僧伽羅語中的表述也是音譯,確實用英文更準確,更優(yōu)美。” 肖恩一臉贊許地看著米哈奇,多好的斯里蘭卡奸啊,“你明白就好,簽合同的時候盡量出英文合同,如果對方不懂,那就讓他們自己去找翻譯,僧伽羅語的合同只在斯里蘭卡有法律效力,而在國際上是不被認同的。” “我們是一家美國公司,是一家世界級的公司,未來產品是一定要出口的,用英文合同更正規(guī),更國際化。” “要有與國際化接軌的思想,不能把自己的腦子總是束縛在斯里蘭卡這么小一個地方。” “要放開眼看世界!” 米哈奇大喜過望,肖恩的這套說辭出來,一下就從更高的層面上肯定了他未來要做的事情。 這就不再是什么斯里蘭卡奸,而是與國際化接軌,國際化思想,新思潮! 聽著就有‘逼格’,嗯,肖恩先生就是這么形容的。 逼格這個詞,真的是太有逼格了! 肖恩笑著站起身來拍了拍米哈吉的肩膀,米哈吉微微弓腰,一臉的享受。 “記得要保證工作效率,我覺得996是個不錯的選擇。”肖恩繼續(xù)說道:“年紀輕輕,只有多奮斗,多拼搏,多錘煉,才能有機會改變自己,讓自己變的更好,讓自己的家庭變的更好,讓自己的后代變的更好。” “整日里無所事事,不知道拼搏奮斗,錢從哪里來?” “是吧!” 米哈奇重重點頭。 “996是他們這些人修來的福報,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 “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996,你什么時候可以996?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請問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么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 “當然,996是自愿的,不愿意可以不來,但,朝九晚五一定發(fā)不了財。” 米哈奇重重地點了點頭,這一點他是十分認同的,事實上,作為摩托車廠ceo的他,從來都是沒有什么休息時間。 “我家里花錢讓我去美國讀書,我在美國上培訓班,這都是花了很多錢的。” “而這些,其實在工作中也可以學到,工作是一種最好的最低成本的學習,在別人休息的時候用心工作,難道沒有提升工作技巧嗎?沒有提高熟練度嗎?沒有對本身產品產生更深入的認識嗎?” “他們總結了更多的工作經驗,提升了技巧,而我作為公司老板,卻沒讓他們多交一分錢,給了他們免費學習的機會,這是一種仁慈,是一種愛。” “只要他們好好利用這些經驗,在工作中提出更好的方案,改進一些技術,那么,這些專利都會是他們的,這就是學習得來的機會!“ “不要把自己跟美國人,這里是斯里蘭卡,不是美國,等什么時候斯里蘭卡的人均收入有美國那么高,再想著955,再想著享受生活!” 一邊往外走,肖恩一邊侃侃而談,跟在身后的洛林不停地翻著白眼。 這都什么歪理邪說! 這一套要是敢在美國說出來,肖恩一定會被憤怒的工人們當場打成臊子。 到了工廠門口,肖恩沒讓米哈奇再送,一行人上了車浩浩蕩蕩朝著別墅那邊開了回去。 肖恩前前后后在斯里蘭卡投入的錢不少,除了摩托車工廠,還包括斯里蘭卡最大的電視臺,卡倫坡的港口,遍布全國的幾個火力發(fā)電廠。 不過,倒也不急于一時全都關心一遍,新下水的兩艘戰(zhàn)艦要抵達東南亞還需要一段時間。 到時候才是他出來耀武揚威的時候。 這些天把幾個工廠走完就可以。 休息一天,肖恩便搭乘直升機去看了自己的發(fā)電廠,首先視察的就是東北部的那個被猛虎組織炸掉的發(fā)電廠。 盧埃林·海沃德,美國人,原本在賓州的發(fā)電廠工作,在肖恩盯上斯里蘭卡電力業(yè)務的時候便找獵頭公司挖了過來。 一次性的,肖恩挖了不少人,要么留在新澤西的垃圾焚燒發(fā)電廠,要么分派到了卡塔赫納。 雖然這兩邊人手都夠,不過,這叫人才儲備,同時也熟悉一下自己這邊工作的性質和業(yè)務。 盧埃林·海沃德帶了不少人在電廠的一塊空地上迎接,突突突的聲音準時響起,直升機在電廠周圍盤旋一圈后。 直升機降落,肖恩帶人走了下來,盧埃林·海沃德連忙迎了上去。 寒暄幾句,肖恩問道:“電廠的重建工作怎么樣了,還需要多少時間可能投入發(fā)電。” “還需要至少2個月。”盧埃林·海沃德生怕肖恩發(fā)火,連忙又解釋了一句,“按照您的要求,我們這次不但要重建,更要擴建出一些產能來,同時對原本老化和落后的技術進行更新換代,所以時間長了一些。” 肖恩既然在斯里蘭卡投資,自然是希望斯里蘭卡有所發(fā)展,而有發(fā)展就會對電能需求增加,這算是早做準本。 “太慢了!”肖恩皺了皺眉,有些不滿地問道:“一天工作多長時間?” “呃……9個小時。”盧埃林·海沃德小心回了句。 肖恩扭頭深深看了盧埃林·海沃德的一眼,“現在開始,改成20小時工作。” 盧埃林·海沃德一臉呆滯地看著肖恩。 肖恩仿佛沒看到一般,沒改成24小時工作那都是自然條件不準許。 中午的4個小時太熱了,工作效率太低,不值他發(fā)出去的工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