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書記一聲令下,中巴車馬上靠邊停下。 其余車輛也都規(guī)規(guī)矩矩停在停車區(qū)。 中巴車門打開,厲元朗第一個下來。 緊隨其后的,則是張秋山、龍民等人。 厲元朗站在路邊,指了指斜對面的路口,對眾人說道:“你們注意沒有,那條街封路了。” 張秋山順著厲元朗手指方向望去,輕微搖了搖頭,“不好意思書記,我沒發(fā)現(xiàn)。” 龍民也露出相同表情。 倒是李浩然承認(rèn),他看到了。 “走,我們?nèi)タ纯词裁辞闆r。”厲元朗大手一揮,沿著人行道率先走到路口處,等待綠燈通行。 省委書記率先垂范,誰敢有不跟隨之理。 于是乎,十幾個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直奔對面的街道。 果不其然,眾人到了地方一看,這條街道的確封路。 上面還有牌子,寫著封路原因。 原來,這是熬屏市排水管網(wǎng)升級改造而進行的封路措施。 按照通告上所寫,這條路封閉時間長達(dá)二十五天。 厲元朗在現(xiàn)場看了看,此時正是中午十一點半左右。 可施工路段一個工人沒有。 路兩邊有行人通過,或是步行,或是騎電動車,也有騎共享單車的。 厲元朗見狀,攔住其中一人,客氣問他,這條路封了多久,有沒有給他造成出行不便。 這是一個上了年紀(jì)的老頭,一聽厲元朗這么問,索性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吐槽起來。 他告訴厲元朗,“市里年年修路,不是這給封了,就是那里不能走。” “我家就住在附近,一封路,公交車不通,只能走十幾分鐘到別的停靠站乘車。” “您看到?jīng)]有,這條路有個小學(xué)校,封路之后,校車不通,學(xué)生只能自己走到街口,由家長接回去。” “這還不算,家住這條街的居民,車子不能開回所在小區(qū)停車場,只能停在別的街道。” “本來車位就緊張,不少人干脆不開車,走一段路坐公交或者騎共享單車上下班,給人造成極大不方便。” “而且,這條路經(jīng)常改造封路,去年是自來水改造升級,今年又是排水管網(wǎng)。每年就是挖了修,修完再挖,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兒,不折騰了。” 他的話音剛落,一旁正好有個騎車的年輕小伙經(jīng)過,插言說:“不挖路哪來的工程,沒有工程就沒油水可撈,當(dāng)領(lǐng)導(dǎo)的就沒好處。” 這句話,深深刺痛厲元朗的神經(jīng)。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