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見折耳貓口水不停的從嘴角流出,祁裕無奈的搖了搖頭,心里想著: 真是只饞貓。 隨后露出鋒利的牙齒直接將蛇身咬成了兩截,緊接著把已經取出蛇膽的上半段扔到了它的面前。 俗話說的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這蛇肉自然不白給,他是帶有目的性的。 而且還不止一個。 自從折耳貓來到家中,一天三頓吃得都是人類的食物,再加上偶爾吃吃狗糧,可以說貓糧幾乎沒有動過。 本著浪費可恥的原則,祁裕決定暫時征用了。 放久了會不新鮮的,萬一過了保質期丟掉多可惜呀。 他相信折耳貓一定能理解自己的苦心,這可都是為了它身體健康著想啊。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趁著月黑風高來一次社區送溫暖,把貓糧帶到公園里。 由于昨天早上已經偷跑過一次,再加上狗狗全能大賽即將開始,姑侄倆肯定會加強對自己的看管,最近幾天恐怕不一定有機會溜出去。 所以他決定吃完蛇肉就開始實施計劃,而折耳貓便是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自己能不能回來全靠它給不給開門了。 折耳貓并不知道祁裕正打著自己貓糧的主意,對著蛇肉“嗷嗚”了一聲后,便開始用兩只爪子夾住撕扯起來。 吃得興起時,兩條后腿還會開心的晃動兩下。 不得不說蛇肉真的很鮮美,還帶著一絲絲甘甜。 國內有些地方甚至稱其為龍肉。 祁裕并不是第一次吃蛇肉,小時候家住農村,父輩們經常會從稻田里或者溝渠中抓些水蛇回來。 那時候烹飪方法很簡單,直接用刀子劃開肚皮,將蛇膽取出讓孩子們生吞,說是吃了對眼睛好,長大以后不會得近視。 很多土方子也都是用蛇膽來做藥引。 不過祁裕走出村子接觸網絡后才知道,生吞蛇膽確實能明目,但也有壞處,那就是有寄生蟲。 吃多了容易引起腸胃炎。 但他從來沒有因為吃蛇膽而引起啥毛病。 以前的小孩子抵抗力多好啊,一年四季都不帶生病的。不像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發燒感冒。 那自來水里還有細菌呢,小時候也還不是照喝不誤。 大人們取出蛇的內臟后,也不用清洗,直接投入土灶臺中,燒至幾十秒再用火鉗夾出,一道盤龍就做好了。 至于為什么叫盤龍,那是因為取出蛇膽后,蛇并不會當場死亡,遇到高溫它們的身體就會圈成一團,就像盤著的龍一樣。 當然這都是農村的一些叫法,黃鱔扔進鍋底也叫盤龍。 只要能圈著的都是一個名。 多么樸實無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