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卡爾薩斯,她第一次見到老師時,老師給她的安魂曲正是出自眼前之人。 數百年前出生于諾克薩斯貧民窟的最底層,因為經歷過太多生離死別,也體會過太多人生疾苦,漸漸地,卡爾薩斯對死亡與靈魂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情感。 他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滿足自己“欣賞”死亡的欲望,先是加入了死亡教團,工作是為死去的諾克薩斯人收尸。也是在那時,他創造了第一首安魂曲,也是最初能安撫人心的版本。 那個版本的安魂曲流傳于諾克薩斯的大街小巷,甚至現在的不朽堡壘,不少人辦理喪事時,也會誦唱那首安魂曲。 但漸漸地,或許是因為接觸太多死亡的原因,卡爾薩斯不滿足于收納死者的身體,反而更想探究人死那一刻的心理和想法。 之后,他改編了安魂曲。 新的安魂曲不僅能讓聽者處在幻境中死去,還能讓他在這一過程中完美體會到死者的感覺。 但這種新奇的體會,也只能短暫滿足卡爾薩斯。 最后,卡爾薩斯終于發現,他無法從凡人身上學到更多東西,只有死人才能回答他的問題。 雖然死去的靈魂無法告訴他死后世界是什么樣的,但卻有一些用來嚇唬小孩子的玄幻的故事和傳說,講述著一個死亡并不意味終結的地方——暗影島。 關于卡爾薩斯的記載,只記錄到其前往暗影島的那里。 史者們多是猜測他死在了暗影島,但薩勒芬妮卻很清楚,他至今仍然活的好好的。 第一次演唱改編后的安魂曲,她就很清楚的知道。 卡爾薩斯能讀懂薩勒芬妮眼中的意思,發出一連串陰沉的笑聲,他左手的書籍開始輕輕翻動起來: “當你第一次演奏那首曲子,我才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與我相似的人,一樣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 “我以為還有一段時間才能見到你,但不久前我感受到了你投向暗影島的視線。說實話,那樣的你令人失望。” “毫無意義的肉體,完全不懂死亡的價值,身體散發著濃郁的凡人氣味。我們是靈魂的頌唱者,是歌頌過往的記錄者,我們絕非凡塵間的旅者?!? 說著,卡爾薩斯露出陶醉的神色,就好像正在做一件異常神圣的事情。 他用打量的目光觀察著薩勒芬妮,語氣中帶著嘆惋: “這一次來,你比上次要好太多,渾身都散發著靈魂的美妙。我以為你懂了,但很可惜,你還是沒有拋棄凡俗的皮囊。” “不過也是,凡人想法的轉變需要很長的時間。你遠比我要優秀的多,我在你的年紀還只能看到死亡的表象。” 卡爾薩拉朝薩勒芬妮伸出手,語氣狂熱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