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密信? 有些好奇的看上斥候手中書信一眼,李世民心中疑惑。 即使李靖猜測出增兵一事,又何須再出書信? “呈上。” 榮公公聞聲而動,挪過腳步將書信捧上,見李世民微微頷首,親啟火漆,念了起來。 寂靜無聲的大殿中,悠長略顯尖利的聲音緩緩響起。 “邊關遭賊寇入侵,動蕩不安。蠻夷賊子囂張跋扈,微臣心憂至極。” “犬子李閑自告奮勇,率百騎深入,牽扯狄戎。待大軍入境,西陲邊關危局當解。” “陛下萬不可心焦,安頓好皇城維穩民心便是。” 話音落下,整個朝堂為之沸騰。 不少朝臣焦愁面孔上滿是疑惑,四下商討起來。 “這怎么行?區區幾歲個小子,竟想著用幾百兵卒牽扯蠻夷浩浩大軍,這不是鬧著玩嘛?” “蠻騎此番東遷,本就是報著殺伐氣息而來,百人那里是數百倍蠻騎的對手?” “初生牛犢不怕虎啊,這李閑竟有這樣的膽識,卻是驚人。唉,可偏偏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什么牛犢,就是一個不知曉天高地厚的小子,行軍打仗考的是這些?莫讓人笑話!” 周遭責斥聲愈來愈大,房玄齡皺起眉頭,闊步走出隊列,拱起笏板朝著龍座一禮。 “陛下,李閑素有奇思妙想,制作諸多神奇之物。然行軍打仗不是兒戲,軍略部署不說,更為重要的乃是履歷經驗。” “蠻夷生性殘暴,茹毛飲血,這些未開化子民多半會在邊陲掠奪肆虐。多耽擱上一些時辰,便會有更多無辜子民喪生。” “臣以為,陛下當機立斷,派兵馳援,也好環節三萬士卒前線壓力。” 呵。 一聲冷笑從武將一側傳出。 躋身鎮國大將軍的柴紹,此番見房玄齡插手戰事心中不忿,威嚴面龐上閃過一抹不屑,晃動一頭銀發緩緩出列。 “身體抱恙已久,如今堪堪回朝,想不到邊疆戰事,竟是由文臣做了主?” “敢問梁國公,何時這戰事乃是文臣的強項?難不成諸位是在質疑衛國公,行軍打仗的能力?” “青年翹楚有此雄心壯志,為何不贊譽褒獎,反而要仗著官威,背地打壓?” 李閑的事跡實則柴紹在養病之時聽過不少,贊譽之余,更多的乃是對此人的好奇。 因而在此時一方面乃是為了這個奇思妙想的少年,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為朝中青年武將豎立一個榜樣。 自古以來,文武之爭乃是朝堂常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