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年紀那么大,到了這種場合那么表現,到底是趙毋恤丟人,還是公子閭丟人呢? 其實,兩個都丟人了,但是誰都清楚公子閭為什么對趙毋恤是那樣的態度,大多數人會覺得公子閭更占理一些。 問題是趙毋恤不能說,只能態度模糊,再將這個悶虧吃下去。 韓庚聽趙毋恤那么講,多少覺得趙毋恤的性格有點陰沉,再來就是趙毋恤小小年紀就這么能忍,覺得以后相處的時候還是要都留點心眼為妙。 “雖早知瑤之善射,不曾想……”韓庚不想說下去了,臉上帶著誠意十足的苦笑。 以善射聞名的韓氏,他們的世子韓庚射了十八次,一次都沒有命中百步之外的銅環。 這一幕無疑是再次證明智瑤在射藝上的牛逼。 韓庚其實沒有感到尷尬,現場除了智瑤之外誰都做不到,大家都是半斤八兩,有什么好丟臉的? 另外,現場的人,他們知道自己射不中,卻是少有人明白為什么無法射中。 射箭除了依靠弓和箭之外,十分地依賴手感這種玩意,再來就是對風勢有足夠的判斷力了。 大多數人的弓和箭都不怎么樣,能射中一定是運氣,無法代表射藝上的實力。 智瑤的弓和箭都非常精良,再來就是懂得判斷風勢,會因為風力的強度來決定到底射哪里,并不是一次次直勾勾地瞄準目標。 太多人就是直接瞄準目標射箭,他們射出去的箭會被風吹著移動飛行軌跡,有風力的影響能射中目標才是怪事呢。 好些人更不明白一點,箭桿足夠筆直,其實箭羽也能決定命中率,甚至還能決定射程以及穿透力。 智瑤原先根本不明白那些,隨著慢慢研究才逐漸掌握關于射箭的科學,加上本身的天賦和勤加練習,有了現在的本領。 他們的狩獵不是一天就結束,持續了七天。 在后繼的狩獵中,智瑤更多的時候是跟人在社交,壓根就沒有將精力放在獲得更多的獵物上面。 有那么一件挺搞笑的事情,也就是趙毋恤射銅環太勤快,第二天兩只手臂跟廢了差不多。 在后面,趙毋恤就像現代一些僵尸片里那般,除了不是一蹦一蹦之外,雙臂都不會隨著步伐搖擺,每每使用手臂時動作僵硬到不行。 換作是其他人可能告辭或是待在帳篷不出來,然而趙毋恤該干嘛還是干嘛,哪怕跟著一塊去狩獵就當個看客,一次都沒有放棄參與。 趙毋恤先是遭遇到楚國以及范氏各人的那般對待,后面表現得跟沒事的一樣。 看到那樣的趙毋恤,大多數人是當成笑話在看,有些人則是有另外的看法。 那么,這一波算是趙毋恤賺了,還是虧了? 不管趙毋恤是賺是虧,反正沒有智瑤獲取的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