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韓庚的選擇很現實,托人給智瑤帶一句話,希望智瑤能夠盡快率軍返回“高陵”戰區,一起將那一支秦軍解決掉。 從這里也就能夠看出一點,韓氏沒有獨自戰勝那一支秦軍的信心,迫切希望能夠回到該有的輔助位置。 “韓氏的近戰能力弱嗎?”智瑤想了一番,得出的答案是真的挺弱的。 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韓氏專門走打輔助的路線,得了一個善射的名聲,隨之更癡迷于研究遠程攻擊模式了。他們一旦能夠跟魏氏配合,起到的作用真不是一加一等于的效果,絕對是一加一多于二。 魏氏能抗正面,并且還是非常能抗線的那種。有魏氏頂在前方不動搖的話,韓氏的弓箭手簡直是幸福極了,不止沒有被近身的風險,還能愜意地想射哪里就射哪里。 “算起來,韓厥成就了韓氏,也坑了韓氏啊?!敝乾幉挪粫靶?。 時代的局限性,再加上缺乏相關的觀念,生產力又跟不上,能單獨加強一個兵種都算是有先見之明,并且顯得最為符合實際了。 晉國的各個家族一直以來都感念韓厥的人品,某種程度上很愿意慣著韓氏。這種遷就要是在晉國內部一片和睦的環境下,自然是一種非常良性的互相遞補和搭配,換作內部局勢出現變化,一下子就會讓韓氏顯得比較難受了。 以為只有韓氏在自家的軍隊建設上面單一嗎?并不是的。 拿魏氏來說,他們的抗線能力非常強,遠程攻擊則是非常差勁。 再說趙氏,他們非常擅長打運動戰,列陣而戰的抗線以及遠程攻擊就比較弱了。 以前的荀氏是一種萬金油,屬于什么都能做,又沒有單獨一個強項,勉強維持一個萬金油小能手的定位,碰上強一點的對手隨時可能拉垮。 后來,郤氏滅亡時期,智罃可勁地扒拉好處,某種程度上算是奪走了郤氏的戰法,荀氏的中行氏依舊走萬金油路線,智氏卻是在悄然間發生了改變。 當然了,智瑤可是花了十多年的時間用來強軍,基本穩固了智氏的老路線,可是極大加強了遠程攻擊的各方面,甚至還搞出了專門抗線的重步兵以及靈活機動的騎兵。 這么看的話,想必已經有人看出智氏與其他家族的不同了? 說白了,韓氏和魏氏還是在走老路,他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國家內部的一個家族,不用各方各面都拿手,只要不是全面拉垮就行;智氏在智瑤的引路和謀劃下,走上了全面發展的道路,尤其是還在尋求各方各面都要強大起來的建設。 僅僅是那一點,某天晉國真的分裂,有機會分一杯羹的魏氏和韓氏,他們一開始會因為兵種能力的單一而很難受,智氏則是在作為晉國內部一個家族時就全面開花。 目前的智氏,到底是哪個兵種最強?沒有任何疑問還是傳統戰法最強。 所謂的傳統戰法,無非就是戰車、步兵加遠程攻擊部隊的結陣而戰。而這還經過智瑤的一再加強,努力的原因是一旦與魏氏和韓氏為敵,單獨一個智氏就能與之全面對抗,不會像韓氏缺乏抗線部隊,魏氏則是缺了遠程攻擊。 傳統部隊發展到那地步,智瑤能夠繼續加強的地方已經不多,能干的就是一種“修修補補”而已。 比如,保證各種訓練不落下,再研究出更輕便卻保證防御力的甲胄,更適合士兵用來對線的武器,除此還能再給步兵進行什么裝備上的加強呢? 所以,智瑤開始建設騎兵。 那么事實就是,智瑤一開始不搞騎兵原因是傳統部隊都還不夠完善,先將傳統部隊給加強到某種極致,再開始發展騎兵。 從戰略眼光來看,打從事實上就是智瑤走出魏氏、韓氏、等等家族的窘境或誤區,智氏看著是一個家族,其實已經具備了一個國家該有的全方位發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