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強大兼并弱小-《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3/3)頁
其實,哪怕是貴族也沒有多么強烈的國家歸屬感,更不能要求普通人有什么家國情懷了,他們在智氏落戶,能出征就代表著已經拿到了上進渠道的鑰匙,想要的是過得更好,哪來的閑工夫因為地域或出身的不同搞矛盾。
他們已經抵達雁門山的南面平原,到目前為止暫時一次都還沒有跟趙氏展開較量。
因為目前沒有城邑的關系,當地肯定沒有正式的名稱,智氏大軍駐扎的地點后面被稱之為“平陰”要到戰國時期了。
燕非并不是第一次看見智氏的大人物,納賦的次數多了,有幸兩次見過智瑤本人,被當成了人生最為幸福的時刻。
為什么智瑤后面還要加個“本人”的原因是,像燕非這種狄人的出身,他們會有雕刻木雕供奉的習俗,哪怕是成為智氏一員都沒有改掉那種習俗。
不是地地道道的諸夏出身,好多族裔都保持著原始崇拜,他們什么都能供奉,得知哪個誰非常厲害,自己給加工了很多光環,再雕刻木雕時時供奉。
智瑤真的很厲害,尤其還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環境,拿來供奉一是畏懼,再來就是對強者的崇拜。
類似的習俗會被相當多的族裔保持下去,好多牛逼的人物都享受過成神的待遇。
燕非駐扎了兩天,某天中午突然得到出擊的命令。
作為騎兵,出擊需要做什么準備呢?
燕非帶來了兩名隨從,隨從負責照顧戰馬,出征時將馬鐙、馬鞍裝備到戰馬,還要檢查馬掌上馬蹄鐵的狀況。
雖說現在諸夏苗裔不缺懂得騎馬的人,打從事實上還是沒有自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那一批族裔更擅長,因此智氏這邊的騎兵之中地地道道的晉人只是占了四成左右。
現在智氏有多少騎兵?因為不存在什么正規編制與非常規編制的區別,無非就是下達征召命令,征召了多少人區別,有多少騎兵著實是比較難以定義。
比如這一次,智瑤打算征召一萬騎兵,得到征召令的騎兵最少需要帶上一名隨扈,多的可能會帶上三五隨扈,造成騎兵編冊上有一萬名騎兵,加上隨扈也能起碼作戰,合起來可能有個三四萬騎手的樣子。
類似于燕非這種其實有專門的稱呼,他們有自己的農田與牧場,可以被稱呼為騎士。這也是智瑤帶來的改革之一。
智瑤本來想組建專門的騎軍,后來放棄的原因是沒有必要。
主要因由是戰馬的質量就那樣,不具備組建突騎兵需要的素質,具裝騎兵就更別想了。
那種現實之下,每年下達征召命令,騎士集結成有編制的部隊,前往某處進行游弋或清剿任務,完全是在接受訓練以及進行實戰,用不著再占常備軍的名額。
等待哪天有了優秀的戰馬能夠編練突騎兵,更專業的訓練才會展開。而這一天不知道還要等多久,也許要等著智瑤派出去的人手從西域那邊帶回更優良的戰馬?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仙居县|
平舆县|
陇南市|
蒲城县|
山东省|
竹北市|
齐河县|
宜兰市|
潜山县|
远安县|
台湾省|
金门县|
砚山县|
牙克石市|
澄江县|
白山市|
东至县|
浦县|
保亭|
乌苏市|
阿巴嘎旗|
吉首市|
宜君县|
合阳县|
阜新|
旬阳县|
聂荣县|
钦州市|
镶黄旗|
西乌珠穆沁旗|
织金县|
新安县|
交城县|
酒泉市|
桂阳县|
维西|
平安县|
桃源县|
依安县|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