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由于飛梭的出現(xiàn),整個織布行業(yè)的效率大大提升,可隨之而來問題也很明顯,就是市面上的棉紗不夠用了。 原料短缺,直接的結(jié)果就是價格上漲。 以至于京城的棉紗一漲再漲,整整翻了一倍。 商賈們看到商機,已經(jīng)開始大量從京郊各縣收購棉紗,可還是遠遠趕不上消耗的速度, 緊接著,保定府各縣也開始出現(xiàn)商賈的身影。 即便如此,京城中的棉紗仍是供不應求,眼看就要突破兩文錢大關(guān)。 鴻運酒樓是京城最有名的酒樓,此時, 當?shù)赜忻膸状蟛忌陶R聚于此。 這些布商, 往往是各大會館里的頭面人物。 所謂的會館,其實就是以同鄉(xiāng)為紐帶的商會, 他們到達的京城之后,通過鄉(xiāng)誼彼此連接在一起,慢慢的,開始抱成一團。 越是這個時候,會館的作用越大,因為商賈們逐漸發(fā)現(xiàn),只有抱團才可以一起發(fā)財。 何況這些大布商的背后,往往都有朝中的大人物,或者是皇親國戚撐腰。 只要他們團結(jié)在一起,就可以決定整個行業(yè)的走勢,這股力量是可怕的。 大家彼此高興地喝著茶,當然也會附庸風雅一番,吟詩作對。 這叫儒商,往往是讀過書的,家里也會有人考取功名,入朝為官, 如此一來, 朝堂內(nèi)外便可以互相照應。 既然是附庸風雅,當然少不得一些培養(yǎng)好的清倌人來吹拉彈唱。 這些人出來喝酒聽曲,并不談什么俗事,更不談布匹棉紗的價格漲跌,彼此愉快的暢談之后,便各自回家。 眾布商散去,康記布裝的掌柜康平東走了出來,便心急火燎地對等在外面的賬房說道:“不得了,得趕緊繼續(xù)收購棉紗,想盡一切辦法,要瘋漲了,要瘋漲了。” 賬房問道:“老爺,幾大布商怎么說?” “他們什么都不說,才嚇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