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皇帝的午膳-《大明:我要做權臣》
第(1/3)頁
徐承影快步來到乾清宮,一路上,他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現在該不該向成化皇帝說實話。
并非自己有意欺瞞,而是手上沒有證據,大多都是猜測,說出來誰信啊?
這一次要面對的敵人, 實在太過于強大,長城以北氣勢洶洶的蒙古大軍,隱藏在民間蠢蠢欲動的凈土圣教,在朝堂之上,要面對內閣首輔萬安,錦衣衛指揮使萬通,以及這些人身后五十二名大大小小的官員。
如果說出實情, 就意味著沒有退路可言,要么干死他們, 要么被他們干死!
現在的情況很復雜,雖然有成化皇帝這座天大的靠山,也不一定能保證穩贏。
因為對手實在是太謹慎了,所有的一切都不留痕跡,讓人根本無從查起。
哪怕抓到了圣教大護法,得到的的信息也很有限。
思來想去,還是不能說。
否則的話,只能打草驚蛇,對方立刻就可以蟄伏起來,讓你抓不到任何證據,而萬通現在什么都沒做,又有萬貴妃撐腰,回頭給自己扣上一頂誣陷忠良的大帽子,那就更難辦了。
打定主意后,徐承影邁步走進乾清宮。
“臣徐承影問圣躬安!”
成化皇帝擺擺手,說道:“卿家免禮, 來人, 賜座!”
旁邊有小宦官搬了錦墩過來,徐承影也不客氣,道:“謝陛下恩典!”
成化皇帝直截了當地問道:“關于蒙古人南下的事,你怎么看?”
徐承影想都沒想,直接回道:“當然是集結大軍,打他個落花流水!”
“嗯!”
成化皇帝點了點頭,對于出兵一事,基本上已經定了,打肯定是要打,現在的問題是主帥人選還存在爭議。
“關于主帥人選,你覺得誰比較合適?”
徐承影稍加思索,說道:“臣以為,英國公是個不錯的人選。”
大明開國時期,功勛多的數不勝數,可是經歷了一場靖難,英國公后來者居上,一躍成為大明第一功勛。
第一任英國公張輔,隨父張玉跟隨太宗皇帝靖難起家,四征安南, 三伐漠北, 立下不世之功, 可惜,最后屈辱地戰死在了土木堡,被追封為定興王。
現任英國公張懋,自幼習武,九歲襲父公爵,掌中軍都督府事,一直以祖輩的功績自豪,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親自上陣殺敵。
無論是出身,名望,還是現任職位,張懋都是最合適的人選。
成化皇帝當然也清楚這一點,但是朝堂上還有不同的聲音,于是問道:“你覺得定國公如何?”
定國公也是個傳奇人物,并非他的功勞有多大,或者說名氣有多響亮,而是他的家世。
第一任定國公,乃是開國名將徐達第四子徐增壽。
靖難之時,徐增壽暗中幫助朱棣,為建文帝所殺,朱棣登基后,追封其為定國公,世襲罔替。
而徐達本身的魏國公爵位由長子徐輝祖繼任,于是出現了一門兩國公的軼事,在大明來說,屬于獨一份。
現任定國公徐永寧,是徐達的五世孫,景泰六年襲爵。
此人愛好讀書,對于經史子集都有所涉獵,而且書法精妙,寫得一手好字。
而且他還有個特點,就是每天起床吃了早飯就在大街上瞎轉悠,一群家丁跟著保護他,只要看到誰在大街上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看見了上去就是一頓爆揍,一直打得對方鬼哭狼嚎,鼻青臉腫才罷休。
挨了揍的人回頭一打聽,這人是國公爺,也不敢去報仇,然后就造謠生事說他精神出了問題,久而久之,民間還就真的傳言,說徐永寧是個瘋子,這也是為何定國公的聲望要低于英國公。
徐承影想了想,說道:“定國公也是個不錯的人選!”
成化皇帝追問道:“主帥只有一個,你覺得他們倆哪個更合適?”
徐承影回道:“臣以為,如果要從這兩位國公爺之中挑選主帥,大可不必煩惱。”
成化皇帝不解道:“你究竟想說什么,直接點!”
徐承影笑了笑,說道:“很簡單,兩個都上,英國公做主帥,定國公做副帥。”
成化皇帝聽到這里,先是點了點頭,然后說道:“你說的這個選擇也可以,只是,朕還有些擔心,這兩位卿家年紀都稍顯年輕了些,幾十萬大軍開拔,主帥應該選一位成熟穩重之輩。”
徐承影明白了,為何萬通也在主帥考慮范圍之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萬通年齡大,四十多歲,成熟穩健,而且掌管錦衣衛多年,做事也很有手段,從這些方面來看,確實也可以作為主帥人選。
英國公和定國公一個三十五歲,一個三十三歲,作為大軍主帥,顯得嫩了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雷州市|
屯门区|
波密县|
衡阳县|
九龙坡区|
都兰县|
土默特右旗|
土默特右旗|
金寨县|
韶关市|
五莲县|
南部县|
耿马|
错那县|
泰来县|
鄂伦春自治旗|
那曲县|
吴川市|
尼木县|
新营市|
梨树县|
张北县|
神木县|
新田县|
上饶市|
唐山市|
呼伦贝尔市|
唐海县|
广平县|
友谊县|
奈曼旗|
皮山县|
沅陵县|
盐山县|
墨竹工卡县|
梨树县|
咸丰县|
深泽县|
扶风县|
玉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