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大夢誰先覺-《昆侖一黍》
第(1/3)頁
第二天一覺醒來,趙黍便迫不及待跑到村口,手里攥著一把米,嘴里輕聲叫喚,尋找那只青鳥。
就見那青鳥慵懶地從樹梢間鉆出,梳理一下羽毛,朝著趙黍啼鳴不已。
“好啦好啦,別再叫了。”趙黍張開手:“我知道你肯定你餓了,所以特地給你送來吃的,快下來吧!”
青鳥似乎聽懂人話,撲扇著翅膀落到趙黍手心,低頭啄了幾粒米,果然乖巧起來,沒再朝著趙黍臉面又敲又啄。
“走,跟我回家,母親給你做了一個窩,你再也不用受風吹雨打了。”趙黍試圖輕輕撫摸青鳥,可這小家伙一副不喜他人親近的模樣,蹦跶著躲開。
趙黍頗感無奈,于是小心翼翼捧著青鳥,將它帶回家中,放到窗邊的鳥窩里。
母親心靈手巧,隨便用枯枝落葉就編成一個鳥窩,那只青鳥落在邊上歪著腦袋瞧了幾眼,隨后望向趙黍。
不知為何,明明這只青鳥沒有半點表情,趙黍依然能感覺它生出幾分不悅。
“好了,你乖乖待在家里,我要去上課了。”趙黍背起竹篋,正要出門,那只青鳥再度鬧騰起來,直接落到趙黍頭頂上。
“哎呀,別鬧!”趙黍?qū)⑺孟拢Y(jié)果青鳥不依不饒,到最后直接叼著趙黍頭發(fā)不松口。
“這個小家伙是盯上你了。”母親笑著說:“你不如帶著它去找兩位老師,看他們有什么辦法?”
趙黍無可奈何,只能任由青鳥站在自己頭上,一路上左鄰右舍、鄉(xiāng)里百姓見了,都稱奇不已。
“這只鳥跟著你不肯離開?”
華胥村外有兩座山丘,一座叫做懷英山,一座叫做崇玄山,趙黍的兩位老師分別在山下結(jié)廬而居。
趙黍來到崇玄山下,鷹眉隼目的梁老師打量著趙黍頭頂那只青鳥,言道:“禽鳥暗指羽化飛仙,青色主東方生發(fā)之氣,這說明你有成仙得道、長生久視的機緣啊!”
“真的嗎?”趙黍聞言驚喜。
“我看未必。”不遠處須眉斑白的張老師負手而至,反駁說:“仙經(jīng)有云——‘青鳥來翔,口銜紫書,集于玉軒’;又云‘青鳥銜書,以告五方,正天分度’。可見青鳥者,乃仙家上真之使者,是為傳遞消息而來。”
“青鳥報信,無非是仙家傳法降詔,一樣是仙緣降臨之兆。”梁老師說。
張老師搖頭道:“世事禍福相依,仙緣不會無端而降,定有考驗相隨而至。”
梁老師卻質(zhì)疑道:“你又不是仙家,就不準人家要廣弘仙緣、遍傳妙法于世人么?”
“不分良莠,泛傳濫收,輕則不成材器,重則肆暴為非,罔守誡訓,反而玷污玄門仙道。”張老師態(tài)度倔直:“不經(jīng)澄濁飛沉、沙汰臧否,只會召聚貪鄙之徒。長此以往,禍亂蒼生,也敗壞玄門清靜。”
“歷來仙家妙法無不是俯仰參悟天地造化而得,又何必獨守自珍?”梁老師說。
張老師言道:“仙家傳承源遠流長,本就不曾斷絕,何來獨守自珍一說?若是為一己弘法之欲,不顧蒼生世事流演變化,造下諸多災(zāi)孽,于人于己皆屬禍劫。此非天上長生法,亦非人間太平道。”
“眾生沉淪季世,無知迷茫者多矣,他們參不透、悟不明,就由我來替他們參悟。”梁老師笑道:“上如標枝、民如野鹿,如此看似自然,實則放任眾生自相殺戮。唯有以大能大力彌平紛亂,才是真正的太平長生。”
“此念一起,便是禍亂之源。”張老師說。
“獨守清靜,未必真有清靜。”梁老師說。
趙黍聽得迷迷糊糊,坐在旁邊腦袋一墜一墜,眼皮打架般不斷靠攏,困倦之意襲來。
“若得真清凈,置身災(zāi)厄不喪亂,化人度世不強求。”
昏沉之中,一道清冷女聲在腦海中回蕩:“世道自有興衰,季世沉淪迷惘、盛世歡慶難抑,心隨境動、搖蕩不定,此為病根。正因世道興衰反復(fù)、流演不絕,焉有一法能遍行萬世十方?古今禍亂,又豈是一劍能可削平?”
趙黍恍恍惚惚,只覺得無邊無際的黑暗迅速吞沒了華胥村內(nèi)外事物,他猛然一驚,清醒過來。
“怎么了?”梁老師問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新津县|
榕江县|
台北县|
库尔勒市|
康定县|
紫云|
阿城市|
巴林左旗|
青州市|
凤阳县|
兴国县|
禹城市|
长岭县|
昌都县|
双桥区|
扎赉特旗|
永德县|
墨竹工卡县|
咸阳市|
乌拉特中旗|
塔城市|
鹤壁市|
恭城|
彰武县|
利辛县|
德庆县|
施甸县|
吴江市|
佳木斯市|
萨嘎县|
新安县|
五指山市|
威远县|
博客|
长春市|
淮滨县|
都匀市|
防城港市|
呈贡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