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云莛了然地點(diǎn)點(diǎn)頭,突然說道:“對了,我看昨天的新聞,你是不是也在潘家園淘到一件寶貝?” “對!” 說起這個,劉子夏就笑了起來,道:“我也沒想到,那個看起來像是個破銅爛鐵的東西,敲開外面的偽裝,里面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宣德爐,而且還是真品!” “宣德爐啊!” 李云莛手里一抖,差點(diǎn)把劉子夏那套從金陵帶回來的,價值好幾十萬的紫砂茶壺給摔了。 郎文星看得臉皮一抽,差點(diǎn)叫起來。 他可是知道,這玩意要是把壺給摔了的話,是要損失不少錢的。 當(dāng)時,劉子夏是把這套紫砂茶具拿到工作室了,后來郎文星勸劉子夏說,不要把這么貴重的東西留在工作室。 被人偷、盜的話,這一點(diǎn)完全不可能,但要是一不小心給摔了的話,那不得心疼死啊? 劉子夏一琢磨,還真是那么回事,所以就把紫砂茶具給帶回了家。 郎文星上前一步,把紫砂壺接了過來,問道:“干爹,您也知道宣德爐?” “太知道了!”李云莛很感慨地說道:“哎,我在東關(guān)的一個老朋友,就是因為宣德爐,搞得自己傾家蕩產(chǎn)了。” “還有這事?”劉子夏眉頭一挑,說道:“爸,是怎么回事啊?” 李云莛搖了搖頭,說道:“那是前幾年的事情,我那個老友名叫富忠羽,是正白旗滿族人,聽說他祖爺爺還是一位沒落的清.朝貝勒。” 在大.清亡了之后,滿.清貴族、遺老遺少的,是有不少人都去了東關(guān)。 畢竟大.清起家就是在東關(guān),去了東關(guān),也不過是返回原籍而已。 “他們這一大家子,從老一輩手上流傳下來好多的古董物件,只不過因為后人不孝,一些物件被他們給賣了,或者送人了。” 李云莛繼續(xù)說道:“我這位老友家里,祖上繼承下來的是一件做工精致的宣德爐,不過并不是真品宣德爐,而是明宣德年間的仿制品。當(dāng)時因為他家兒子結(jié)婚,手頭沒有那么多錢,所以就打算把宣德爐給出手了。” 聽到李云莛的話,劉子夏點(diǎn)點(diǎn)頭,說道:“大.明宣德年間的仿制精品,就算是放到現(xiàn)在的話,上拍賣會也能賣個幾百萬的。” “可不是嗎!” 李云莛說道:“當(dāng)時他找了一家拍賣會想要鑒定一下,問問價格,當(dāng)時那家拍賣會的鑒定師也是這么給老富鑒定的,并且還給他出具了一份鑒定證明。” “這家拍賣行有這么好?” 郎文星有些不可思議地說道:“還沒準(zhǔn)拍不拍賣呢,就搞這么一手,就不怕所有手里有寶貝的人,都去他們那進(jìn)行免費(fèi)鑒定?” 事出反常必有妖,也難怪郎文星會這么想了。 畢竟在商言商,據(jù)他所知,如果不是確定要進(jìn)行拍賣的話,人拍賣會的拍賣師,是不會輕易出具這張鑒定證明的,畢竟人家也是專家嘛! “當(dāng)時老富一聽手里的宣德爐,竟然有那么高的價值,哪還想得了那么多啊?” 李云莛苦笑了一聲,說道:“當(dāng)時他也沒說拍賣,丟下一句‘我再想想’之后,就抱著宣德爐回了家! 當(dāng)然了,他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把宣德爐去那家拍賣會給拍賣了。 可誰想到,第二天他再去的時候,人拍賣會的鑒定師,竟然說老富那件宣德爐只是一件現(xiàn)代的仿品!” 劉子夏愣了一下,說道:“這怎么可能呢?之前鑒定不是還說是真的嗎?怎么這才隔了一天的時間,明宣德年制就變成了現(xiàn)代仿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