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甚至,就連娛樂公司里面,負責培訓練習生去認識音符、怎么去發聲、如何去更好地進行演唱的老師們……也可以稱之為歌手! 那是不是說,所有喜歡唱歌、熱愛唱歌的人,都能參加這場比賽? 網友們對這個活動好奇心滿滿,紛紛對微博進行評論以及轉發。 短短的時間里,從鮮浪微博到企鵝網,再到百渡、搜貍…… 本來已經被各大電影院、影城的預售票,搞得極其火爆的各大社交網站,這個時候突然轉變了風向,都在談論、議論起這件事。 鮮浪微博、百渡、企鵝網……所有的網站娛樂版塊,都被屠版了: “這比賽可以啊,就是不知道參賽資格由誰去界定?” “歌手的定義范圍很廣,我覺得喜歡唱歌人,應該都算歌手吧?” “我看這是一次機會,一次可以出道的機會……” 網友們針對這件事開始了各種猜測,同時對‘歌手’這兩個字的定義也多了很多猜測,很多人甚至都覺得自己是歌手。 總之,相比起院線協會公布的那條信息,文娛協會的微博要更加吸引人。 當然,也有專業人士對這件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只不過在一切都還沒有明朗之前,說什么都沒有用。 …… 文娛協會的宣傳已經開始了,被文娛協會委托的,四大合作娛樂、傳媒公司當然也開始行動了起來。 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次能夠抬高公司知名度的好機會,要是錯過的話,那不是對不起自己嗎? 于是,從文星娛樂傳媒集團開始,每家娛樂公司,先是召集公司內部所有的歌手們開展了一個動員大會。 等到動員大會結束之后,各大公司就紛紛在官網以及官方微博發布了消息。 消息的大致意思,和文娛協會發布的那條微博差不多。 只不過,多了一些公司高層的小心思,他們想要通過這次比賽,為公司尋找到一些有潛力、有能力的音樂人。 畢竟對于這四家娛樂、傳媒集團來說,公司本身的利益也很重要! 對于這一點,文娛協會并沒有做出什么表示,這本來就是人家的權利,更何況進了這些大型娛樂集團,在資源方面可能會獲得更多的支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