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幾位老師,準備好了嗎?” 在工作人員把沙發、小桌子抬下去之后,劉子夏扭頭看著方瑾龍幾個人,問了一句。 “隨時可以開始!”方瑾龍等人微微頷首。 “那,拜托了!” 劉子夏朝著幾人鞠了一躬,重新面向觀眾,說道: “我從出道到現在也有四年的時間,四年的時間里,我創作了幾十首歌曲,不論是流行音樂、搖滾音樂還是華夏風音樂,我自己也沒有細細地去數過。 其實在我看來,在音樂方面,太雅的音樂,沒有誰能夠耐心地靜心傾聽,而太俗的音樂,則是沒有絲毫的營養,那也免落得俗套。 所以,雅俗共賞是最難的境界,同時也是最為正確的態度,不知道各位好朋友們,做到了嗎?” 說到這里的時候,方瑾龍的琵琶,陳均的二胡,以及王仲山的古箏,在同一時間響了起來。 三種樂器,除了古箏還是原本的音色之外,另外兩種樂器,全都模擬了不同于它們本身的器樂: 琵琶變成了古典的木吉他,再加上琴身上加裝了變聲空箱,那音色變得有些沉悶起來。 二胡則是變成了架子鼓,陳均通過敲擊二胡的琴筒以及琴膜,發出了類似架子鼓一樣的聲音,而且因為同樣通電了的緣故,那聲音自然也變得渾厚了起來。 沉悶、渾厚,再加上古箏的圓潤和清亮,讓整個現場在一瞬間就沉入了古韻之中。 因為這幾樣樂器畢竟是華夏傳統樂器,并非是吉他、架子鼓以及貝斯本身,所以那種華夏傳統樂器所特有的古韻還是能夠聽出來的。 “是否每一部戲都看得完整場 是否每一天過得都有多難忘 表情遲鈍可能因為比較愛想 不擅長眉目表達…” 當這充滿古典韻味的音樂聲響了有十幾秒之后,劉子夏的聲音響了起來。 比起之前所唱歌曲的歌聲來,這一次劉子夏的嗓音又有了一次全新的嘗試,盡管還是原來的那個嗓音,但是卻多了一絲慵懶和一絲沙啞。 可是偏偏這兩種聲音的特色相互疊加在一起,帶起了迷人的氣息,一瞬間就抓住了觀眾以及網友們的耳朵,成功地把他們吸引了進去 “我去,這聲音聽得我渾身雞皮疙瘩都開始起了!” “夏哥真優秀,這種慵懶的歌聲竟然也這么好聽。” “我夏這么演唱還是第一次,我要錄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