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吐谷渾的軍力遠遠不如吐蕾。” “我大唐一舉滅掉吐蕃,他們不膽寒才怪!” “臣覺得,他們是擔心自己會步了吐蕃的后塵!” “所以才想趁著我大唐露出破綻之時前來要些好處!” 李二陛下疑神思考了一會兒,覺得長孫無忌分析得也有道理。 那吐谷渾的面積也有將近百萬方圓,算是個不小的國家。 想必他們的統治者也不會是無腦之輩,想要將大唐打敗豈不是癡人說夢? 李二陛下繼續問道:“你覺得吐谷渾此舉的意圖何在?” 長孫無忌言之鑿鑿地說道:“臣覺得,他們可能是要來求和的!” 求和? 長孫無忌的話音落下,太極殿內頓時又熱鬧了起來! 歷史上,吐谷渾寇擾涼州等事件時有發生。 原本這種事情并不值得奇怪,游牧人一貫作風就是如此。 但這次卻是和之前的有些不大一樣。 之前吐谷渾人南下的時候都是打游擊戰,打著打著就跑了,充分發揮草原騎兵的機動性。 很少有糾集大量兵馬跟大唐正面打的時候,因為打不過! 這次伏蘇依然帶著二十萬的草原騎兵浩浩蕩蕩而來。 確實有些反常! 長孫無忌說完之后大臣們紛紛陷入沉思,隨后開始討論了起來。 帶著二十萬騎兵過來求和? 這個說法乍一聽有些離譜。 但要是細細地琢磨一番,好像也并非全無道理! 在武德年間,吐谷渾就乘大唐初興無暇西顧,頻擾西境,阻塞中西交通。 而那個時候李二還沒登基,大唐用許以錢財交易的法子消極應付。 想必是當時這一舉措讓吐谷渾嘗到了甜頭。 此后在貞觀初期,吐谷渾趁著大唐內亂不止,繼續不斷侵,邊疆十一州均受其害。 可等大唐滅掉東突厥,吐蕃之后,吐谷渾卻是完全消停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