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會議室里寂靜的針落可聞,對于可能發生的“血洗”都心中惶恐,這將不僅是報社的悲劇,而且是整個本地新聞行業的悲劇。如果美國的娛樂之都都將成為本地新聞沙漠,那么其他地方的情形可想而知,加州根本沒有類似的新聞服務。 沒有人會質疑年輕大老板高舉的裁員屠刀會落下,所以,在場的人才會擔憂不已,一旦裁員決定下達,報社和員工們必然要走上對立面,而這不單是關于單獨的個體,而是關于這個城市、關于這個機構、關于居住在這里的人們以及他們失去的東西。 “老板,如果你對暗箱記者制度不滿,可以進行改革,但是如果全部裁掉的話,無疑是會讓地方政府不再受監管,讓其在不透明公開的環境下運行,提供了最大的幫助,裁掉他們將傷害這個加州的重要機構,我們國家的新聞巨頭之一”。 主編約翰卡羅爾面色凝重,語重心長希望說服自家老板重新考慮血洗的決定,畢竟這事關好幾百人的飯碗問題,以及洛杉磯時報在本地的影響力。 “收購洛杉磯時報時,我承擔了其所有的運營和養老金負債,約數千萬美元。如今面對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大規模裁員應對“重大財務挑戰”,我想著點無可厚非,畢竟全世界都在這么做,不過,約翰你可以放心,新聞編輯室的人手我是不會動的。我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聽到約翰卡羅爾的話,安迪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看著對方說道,同時說出了讓在場所有人都啞口無言的依據。 確實,裁員在這個陷入困境的行業內已經司空見慣。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在世紀之交,美國報紙行業雇傭的記者有424,900名。到2009年年中,這一數字已被削減了差不多一半,只有283,200名新聞記者在報社工作。雖然數字新聞媒體在發展壯大,但他們雇傭的新聞記者人數遠不能填補這一空缺。 對媒體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數字化使萬物皆媒介,人工智能技術也正與傳統媒體表達融合,并加速了媒體行業的洗牌。當下,“機器會否取代文字從業者”成為了業內關注。而這一切不僅導致成千上萬的記者失業了,更使公眾的境況變差。 就“省錢”而言,裁員無疑是最直接、最易見效、也最為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另一個方法就是在工資上做文章,比如減薪、停薪、無薪休假等。 而以上的方法,對于洛杉磯時報來說,都是沒有人愿意實施的決斷,之前,報社上下確實也因為擁有了一個財富雄厚的老板作為后盾,有些飄飄然了,以為他們可以避免和其他陷入財政困境的報社那樣被砍掉手足。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因為一個簡單的調查,得意忘形的工會走到了老板的對立面,而那些更愿意相信工會的員工們,這一次恐怕真的是要遭受清洗了,只是不知道,工會到底能不能扛住年輕大老板的強勢碾壓! “老板,我提議在數字部門大幅增加外部寫手數量,形成更多信息來源的“洛杉磯時報網”,同時建議《洛杉磯時報》現有編輯部重心放在報紙,再結合母公司史密斯傳媒集團其他合伙對象及投稿內容,拓展新聞網站、App、社群媒體內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