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且宮里頭附近沒山啊,怎么就又山又樹的了,蓮花鬧不明白了。 方嬪正在做惆悵婉約狀,不曾想忘了不是在她殿中,聞言一愣,她抬頭看向外頭,的確沒樹。 啊這,打比方用的例子用錯了…… 看著蓮花似乎還在等她解釋,她沉默了沉默,忽然有些不知道怎么說為好。 便是外頭沒樹,可她那不是打比方么,最重要的是領會其中意境和情態,有沒有樹又有什么打緊的。 她只是在無實物的舉個例子罷了,重點不在于外頭有沒有樹,而在于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因地制宜,表達自己內心有感而發的傷情,便是一坨牛糞也能說個傷春悲秋來,讓人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這才是富有才情的境界。 可這蓮妹妹怎么偏偏只關心樹不樹的,重點偏的不能再偏了,這也不好解釋啊,解釋太直白,只會讓人覺得她故作姿態,非真情實感流露…… 蓮花看方嬪好似說不出什么來,心念一動,難道……方嬪眼神也如張總管般不好? 是了是了,又山又樹的,門外哪有山和樹,便是御花園也只有假山和小土坡,算不得山。 想到這里,她有些懂了,恍然大悟地“哦”了一聲,了然地沖方嬪點點頭,露出神秘中帶了點同情的笑容來,看透不說透,她懂的。 這道理是德妃姐姐教她的,貴妃小宴和中秋宴上,她看破了貴妃娘娘打腫臉充胖子的事,那次萬歲爺去華英殿做客她也去時,悄悄和德妃姐姐說了說。 惹得德妃姐姐大笑,直夸她是機靈鬼,說的一點都沒毛病,點評說貴妃品性貧瘠,平日里可不就是打腫臉充善人。 等姐姐笑夠了,便教了她這個道理,說下回發現這樣的事,但笑不語便好,不用點破,宮里的女人好面子,于是她記住了,第一次用在方嬪身上。 看蓮花似是懂了她的意思,方嬪松了口氣,眼神重新換上哀傷,再接再厲教道:“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蓮妹妹,這樣的秋夜,這樣的孤燈,是何等的凄涼,你能體會這樣的意境么?” 說著仿佛想起了無數個孤夜,無人相陪的情景,真的哀愁起來,拿衣袖擦起了眼角。 蓮花忍不住想搖搖頭,青天白日吃飽喝足的,有啥可凄涼的。 她看看外頭日頭大的能曬開花來,更加確定了方嬪眼神都不大好,不由得更同情了,強忍住搖頭的沖動,違心的點了點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