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又等了十多鐘,陳浪所調配好了性膠水終于徹底的凝固了。 覺得終于要有救了,所以那個打賭的男生一開始瞧不起陳浪,現在確實被陳浪的操作所折服了。 他連連的感嘆。 “原來教科書上所寫的內容是真的。” 其實他所以會和曾經聽過課的那個學生進行叫板兒,就是因為在看過教學書之后,他覺得這樣的方法不可能成功。 他自己對著教科書上面所給的方法嘗試了很多次。 但是要么是氣泡非常的嚴重,要么就是根本就不能凝固,水溶性也有問題。 現在才知道他是錯的厲害。 陳浪笑了笑。 “其實我那本教科書上也只是給了一個大概的方法。 上面我也已經注明了這個方法的細節有很多,不能夠只看一看就進行草率操作。” 那個一開始不服氣的男生臉紅耳赤。 他記得書上的確是有這樣的標識。 這是這種方法,只不過是寫在教科書當中,讓更多的人知道處理修復文物并不是只有一種單一的方法。 但是他以為是可以的。 “好了,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可以進行溶解了。” 陳浪用針管吸取了水溶液之后,一點兒一點兒的對青銅器上面的膠水進行溶解。 最后用了長達十多分鐘的時間,終于是將原本半干不干的水也都給徹底溶解開了。 面對和之前差不多的青銅器,兩個學生簡直就是要歡呼落淚了。 在高興之后就是非常納悶兒,陳浪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 “浪神,那膠水都已經到了半干不干的地步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陳浪告訴兩個學生。 “其實我的操作很簡單。” 那就是用差不多的金屬,在外面用金屬粉末制造了新的青銅器。 這樣一來,在外面的金屬粉末加上膠水融合的作用之下,就會將原本半干不干的膠水進行新的作用。 催化了膠水的化學反應發生。 如此半干不干的膠水也就會和后來所調配的膠水融合到一起。 也就可以被水溶液溶解了。 “原來是這樣!” 兩個學生恍然大悟。 陳浪又仔細的檢查了一下修復之后的青銅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