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路過揚州,拜訪了林如海。年近五十的林如海,已經病入膏肓,強撐著病體,同陸仁炳見了面。 陸仁炳雖然跟隨名醫學了一些岐黃之術,但是也僅限于認識一些藥物,懂一些醫理,離開方看病還有遙遠的距離。 他僅能看出來,林如海已經藥石難醫了。病到這個程度,已經不是簡單的哪一種病了,器官衰竭,重病纏身,等死而已。 陸仁炳看著憔悴的林如海,抹了一把老淚。畢竟林如海對原身賈雨村可是有知遇之恩的。林如海也是個坦蕩君子,沒有對不起賈雨村的地方。 林如海勸說陸仁炳不要傷感,他自己已經看開了,生死皆是命啊。 林如海是蘭臺御史做巡鹽御史,按說品級與賈雨村相當,但鹽務有特別意義,所以林如海的地位還是很高的,高配了正三品。林如海是探花出身,又在過翰林院做過科,是儲相人選。只可惜丁憂六年,耽誤了前程,又趕上奪嫡亂象,仕途豈止坎坷。 揚州鹽務十分緊要,通常的巡鹽御史一年一換,防止弊政。林如海卻能連坐十屆,保證亂局中鹽稅不減反增,也無任何惡評,能力超卓可見一斑。 倘若林如海身體無恙,入閣拜相那是指日可待。 可惜了,陸仁炳的救命丸倒是可以起效,但是那是陸仁炳的保命物。而且林如海是劇情關鍵人物,救了他,這劇情就會加快偏轉,偏轉度能達到多少,陸仁炳也不能估計。他需要仔細思考利弊得失。 兩人交談一陣后,林如海困意上涌,陸仁炳告辭回了驛館。 回到驛館,陸仁炳又通盤考慮了整件事的利弊。經過兩年的發酵,現在劇情的偏轉度已經到了5%,陸仁炳對于薛寶釵命運的影響沒有乍一看并沒有發生。不知道什么原因,薛寶釵并沒有小選入宮,薛家也還是入住了賈家。 其他的劇情偏轉可能來自于甄家和金陵各世家的改變。甄家大幅度肅清了家族,甄應嘉又及時歸還了戶部的欠銀,又與甄家其余各房分了宗。退還了宗主之位,自己帶著甄寶玉老太太做了獨戶。 甄應嘉付出了血的代價,祖宅,百萬金銀和田產,戶部的欠銀也是甄應嘉獨自負擔的。做了這些后,甄應嘉還辭了官,什么院長織造也不要了。帶著老太太和兒子遠赴京城了。 甄應嘉放下老臉上書甄老太妃,和太上皇還有當今,祈求他們念及他的微博功績,準許他,告老侍奉老母照顧妻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