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也都是見過世面的人,可是面對著整盒的藍紅寶石,金銀首飾,成袋的胡椒香料。這些大小官員也不得不對趙大官人,趙志敬進入番禺后,就換了便裝,不再著道士裝扮。海貿歸來,捐了瓊州水軍指揮使的武官職銜,這官不倫不類,并無駐地,全是金錢開道的好處。 修行嗎?還是那個公門之內好修行。江湖名聲,官場身份,全真教的身份,互相并不干擾。這時代信息傳播緩慢,誰也不清楚,幾千里外的一個人的,真實身份是什么? 1217年,路人炳通過去年的打拼,已經初步確立了船隊的組織架構,也培養了終于自己的骨干分子,但是陸仁炳還是不放心,又一次帶隊出海。 這一次僅陸仁炳的自己的船就多達120艘,陸仁炳還向閩粵之地的海商共同出海,共享陸仁炳開辟的這條航道。 海面大的很,僅靠陸仁炳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與掌控印度洋的,阿拉伯商人的船隊。只有讓更多的商人,參與到這條航路的開辟上來,這條航道才會長久,陸仁炳也才能放心的讓自己的船隊獨自運行。 這次跟隨陸仁炳出海的,海商多達50家,大小船只總共達到500余艘。 陸仁炳與這50家海商,共同商討了海外貿易應當遵守的各項規矩,各種守則。陸仁炳共享了海圖,并把自己建立的大大小小的據點也都共享出來。 與會的這些海商,都掏了真金白銀購買了陸仁炳的航線,和據點的股份。依托這些據點和航線,陸仁炳成立一個海貿商會:南海盟。陸仁炳任第一任南海盟盟主。 這個南海盟未來壟斷了南宋百分之八十的海外貿易額,幾乎將在對阿貿易中占據主要地位的阿拉伯商人,趕回老家去。 南海盟規矩日益森嚴,還建立自己的武裝護航艦隊。當然這些艦隊都掌握在陸仁炳的手里。 這些都是后話,陸仁炳第二次,率船出海,規模龐大的船隊,嚇壞了途徑的小國國主們。大部分國度,經過使者的說明后,準許了南海盟的商人們上岸交易。有的國度,就死活不讓,船隊貿易。 陸仁炳便率領,手下的幾百人,打破了那些小國的國都,俘虜國王,劫掠國庫。然后看那國主的表現,如果服了,就釋放,簽署貿易契約。如果不服,就剁了腦袋,重新換一個聽話的國王,接著簽署貿易契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