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陸仁炳講的東西干貨很多,對于中學生來說有點深,不過好在他舉的小故事很多,還算生動。臺下的人都覺得博士的水平還是很高的。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至于說陸仁炳講了什么東西,那倒是其次。中學生們正是思想活躍的時候,對于名人什么的真的不感冒,對于學術更是沒有概念。 不管怎么樣陸仁炳的演講還是獲得了滿堂彩。呂校長也很滿意,上臺代表全校師生向方博士表示感謝,然后就是提問時間。這個環節倒是很熱鬧,老師們詢問的主要是關于留洋的事情。有些甚至細致到,生活消耗之類的。 學生們的提問,主要集中在華霓大戰的話題上,紛紛要陸仁炳講講滬海的局勢。陸仁炳也正好借機,再次向在場的師生講述了,大戰不可避免,大家應當盡早準備,以做好未來局面的話。他的悲觀態度,并沒有得到學生們的理解。老師們的態度也是各異。 前些年,華霓雙方在滬海也打了一場,并沒有對新吳產生什么影響。所以對于陸仁炳的警告,大家都是不怎么放在心上。只有年輕的學生們,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要上前線抗戰,與敵斗爭到底。 果然年輕人才是國家的希望,指望顧慮重重的老頭子們是不行了。 陸仁炳也是無奈,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太渺小了。即使讓他跑到江寧去,向所有人演講,說霓虹人有多殘忍,可能會屠城,那些對霓虹人抱有幻想的人,還是會留下來。該發生的事,大概率也改變不了。人們的根在那里,搬遷,逃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知道是哪個哲人說的,民眾是叫不醒的,只有鮮血和死亡這種殘酷的事情真實的發生了,他們才會覺悟,才會拋棄一切的反抗。這就是人性,沒辦法的事情。 在學校講演完畢之后,陸仁炳在西吳的應酬也基本告一段落。除了時不時的出門拜訪一些親朋故舊,就是在思考應對時局的辦法。 戰爭已經開打,方老先生作為地方士紳,經常要出去幫忙維持地方秩序。對于陸仁炳說過的,搬遷的事情,方老先生似乎沒有真的放在心上。 直到開戰后的第六天,飛機炸塌了新吳火車站,才讓所有人緊張起來。開始有人搬家到鄉下避難。此后飛機接連光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