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靠近龍陽大道邊上聚集了不少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建筑,這邊也聚集著一個小型的批發市場,只是遠遠沒有漢正街那邊熱鬧、喧囂。
漢正街那邊人流太過密集,劇組只要在那邊擺開架勢,好嘛圍觀人群從四面八方聚攏過來,經常不是交通堵塞,就是一不留神把圍觀的人群攝入到鏡頭里,實在是沒辦法拍。
好在劇組很快就找到江漢二橋這邊的一個小型批發市場,這邊人流量相對比較小,區域不大,比較容易管理。
知音路旁邊一個市場過道里,時不時有步履匆匆的客商和挑著貨物的扁擔經過。今天特意收拾的很干凈的蔡紅女手里抱著跟扁擔,扁擔的一頭捆著一條長長的麻繩,這是討生活的扁擔的標配,此時的她正坐在過道門廊墻邊的長條凳上等活。
從不適應到適應,蔡紅女這時心里一直默念著程好關照她的話:“就跟平時一樣,該干嘛干嘛,別把攝影機當回事?!?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她是足足花了一個多星期才逐漸適應身邊的攝影機鏡頭。她主要是心里還始終憋著一股勁兒。
當初那個自稱叫李寶莉的妹子沒事就湊過來跟她一起聊天,還說要讓她帶著做扁擔。說實話一開始她蠻同情這個妹子的,男人死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靠她一個人撐著屋里頭,大家都是同命相憐。
所以盡管這妹子一開始挑起擔來很沒有干活的樣子,但她還是愿意帶著對方入行。只是這妹子干了不到十天就告辭不干了,她還以為是對方吃不了這個苦,畢竟扁擔這活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得了的。
前前后后兩人相處差不多有一個月,在大城市里討生活從來都沒有朋友的蔡紅女對李寶莉這個妹子的離開還為此傷感了小半天。不過象他們這種社會底層,靠賣力氣謀生的人有的時候傷感也是一種很奢侈的東西,畢竟最緊要的還是掙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想其它的東西。
但是她萬萬沒想到又過了小半個月那妹子居然又找上門來了,光鮮的讓她差點都不敢認,而且這時她突然感覺到這個妹子居然還很眼熟。
然后她才知道這妹子原來是大明星。也難怪,象他們這種挑扁擔的每天起早摸黑的,住的地方連電視機都沒有,哪認識什么明星啊,頂多是過年回家看兩眼電視,或者在市場里看到明星的廣告才覺得對方眼熟。
她對體驗生活這種不太懂,但妹子居然提出讓她一塊去拍電影這件事,一開始還真把她嚇壞了,象她這種沒有文化只會賣力氣的人哪里會拍什么電影啊?
可是人家妹子說了,就讓她演自己就好,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她只要演好自己這個角色,還有三萬塊的片酬。
三萬塊啊,比她辛辛苦苦干一年的收入還要多。她簡直跟做夢一樣,懵懵懂懂地跟著妹子來到劇組,又讓一個戴著眼鏡的看上去很象干部模樣被稱為導演的人看了一下,又挑著擔走了兩圈就定下了。
直到她在一份合同上歪歪斜斜簽下自己的名字,預付的那一整刀簇新的紅色毛爺爺拿到手里,她才醒悟過來,這是真的,不是夢。
蔡紅女雖然沒文化,但她不傻,她知道這是明星妹子照顧自己,要不然滿大街都是挑扁擔的,為什么偏偏挑中自己呢?
所以她一直憋著一股勁,為了還剩下的兩萬塊錢,更為了對得住明星妹子對自己的照顧和信任。
她盡量讓自己放松一下,跟往常一樣,坐在長凳子上時不時朝大街上東張西望。扁擔除了要有把子力氣,還要講究眼明腳快,要不然生意就會被別人搶走。雖然免不了會有一些刻意,但這十來天適應下來,她大致心里有點準數,只要自己做到跟平時八成象,那個戴眼鏡的王導就很滿意了。
突然她眼睛一亮,忙站起來招呼:“寶莉,有活?。俊?
“沒活,找你有事!”
話音一落,就見穿著一件紫色線衫,黑色褲子,平跟皮鞋,頭發亂糟糟盤在腦后,兩綹彎曲凌亂的頭發耷拉在臉頰兩側的程好風風火火走進鏡頭。
“么事?”
聽到沒活,蔡紅女有些失望的重新坐下來。
拿定注意的程好直愣愣道:“我決定了,以后我跟著你混,我要當挑扁擔!”
“啥子,你要挑扁擔?”
蔡紅女一臉驚訝的抬頭望著對方。
一個人只要有了壓力就會轉換為動力。蔡紅女雖然不懂什么演戲,她就認準一點自己演的就是自己,而且她還牢記程好跟她說過的,拍戲的時候就把她當成以前跟著自己挑扁擔的那個李寶莉。
所以她的動作、反應都極力模仿當初程好說要跟她挑扁擔時的那一幕。
旁邊屋子里盯著監視器屏幕的王曉帥看到這個畫面,下意識的點點頭。他如今對蔡紅女的表現越來越滿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