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玄頭前帶路,賀曌緊隨其后,陪伴在四周的俱是龍虎門人。既有六十八代年輕一輩杰出弟子,又有中流砥柱六十七代,以及早已隱退的老一輩六十六代。 總之,沒有資格隨行的小道士們,滿臉驚愕的九十度鞠躬,給從自己等人面前路過的一眾師兄、叔、姑、伯、祖行禮。 “太師祖,前方不遠處,便是我正一道的天師府。其中,陽平治都功印、《正一盟威法箓》俱是供奉于此,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天師殿,坐落在天師府中。地處于龍虎山中部,南朝琵琶峰,背靠華山,門臨瀘溪河。依山傍水,規模宏大,氣勢非凡。 賀曌跟隨張玄一路走過,只見府內豫樟成林,蔭翳蔽日,鳥棲樹頂,環境堪幽。府內多植奇花名木,以增秀色,暗寓仙境。 具玄介紹,總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 牛?。? 天師殿門處,有一塊古老的翠綠色天然圓盤石。稱迎送石,又稱太極石,為歷代天師迎送客人止步之處。 一行人魚貫而入,只見正中大柱擎起的穿枋上有三塊金匾,中為道契崆峒、東為仙派名裔、西為納甲周呈。 廳堂內,又有旗幡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排開。分別繡有泰玄上相正一真君、虛靖元通守悟真君、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大真人等三位天師的賜號。 殿內供奉有幾尊神像,正中仗劍危坐的是祖天師張道陵,東西端坐的分別是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和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 張繼先幼年時,人就稱為真仙,九歲嗣位為天師,可見其神異。張宇初則是歷代天師中最博學者之一,有道門碩儒之稱,曾編寫過《道藏》。 祖天師前,東西持劍、捧印而立的,分別是與他同時得道的弟子王長和弟子趙升,后被分封為左、右侍宸真人。 張道陵供桌上,主要敬獻的供品有香、花、燈、水、果。 香,消除雜穢;花,贊美居地;燈,開啟光明;水,潤澤眾生;果,供奉祖先。 賀曌一步上前,先用線香借燈火點燃,右手舉香,左手護爐,口中念念有詞。 “師尊莫怪,弟子今日前來,乃是求取陽平治都功印、《正一盟威法箓》。借二寶尋覓一將,以將驅蛇?!? 話音落下,線香插入爐中,裊裊青煙徐徐而升。 “嗡——” 供桌上的印璽、玉冊綻放出璀璨華光,齊齊騰飛而起。 他伸出雙手,二者同時落在掌中。 印璽青白玉質,潔白瑩潤,印鈕為一蹲踞觸角螭龍,雕琢精細,生動傳神。印面為陽文九疊篆體“陽平治都功印”六字。 玉冊通體潔白,散發蒙蒙紫韻。質地堅硬,卻不影響翻弄。冊上刻著《正一盟威法箓》六個大字,一股神威自其中溢開。 “祖師顯靈!” 張玄急忙跪拜,后面跟著走進來的小老頭們,趕忙跟隨掌教拜了下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