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道士氣喘吁吁地跟在楚陽后面,一邊窮追不舍,一邊苦口婆心地規(guī)勸。 雖然如今的神龍帝國道門衰微。 但還是有不少真道士,在默默堅持著自己的信仰。 老道士便是其中一員。 而且在神龍帝國道教界的地位頗高。 他非常看不慣楚陽。 他覺得,真正的道士,應(yīng)該呆在道觀、或者深山中默默修行,砥礪道心。 絕對不應(yīng)該在網(wǎng)絡(luò)上這么嘩眾取寵,尤其是隔三差五的就上個熱搜,引起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歡呼震驚。 而且上熱搜的理由還千奇百怪! 縱觀道門數(shù)千年的歷史,有哪個道士是這樣的? 不過,楚陽畢竟還是有些手段的,所以他專程趕過來,就是為了勸對方改邪歸正,成為真正的修道之人。 雖然他的確也被楚陽“一念花開”的手段震驚到了,但回過神來后,又立刻追上。 嘩眾取寵、賣弄手段,這就和江湖戲法一樣低級。 完全不是道門正途! 楚陽并不以為意,臉上一直掛著淡淡的微笑,默默聽著老道士規(guī)勸。 直到對方實在是累得說不出話了,他才回頭一笑: “道長。” “你聽過庖丁解牛的故事么?” 庖丁解牛? 老道士沒聽過。 甚至網(wǎng)友們也不知道。 這也怪不得他們,因為這則故事出自《莊子·養(yǎng)生主》,這個時空并沒有《道德經(jīng)》《莊子》等道家典籍——也或者曾經(jīng)存在過,但是如今已徹底失傳。 庖丁解牛的故事很簡單。 講的是一個叫“丁”的廚師裝嗶。 這位老哥分解牛的肢體,皮肉與筋骨剝離的聲音,與他運刀時的動作互相配合,無比和諧,美妙動人。 就像踏著商湯時代的樂曲《桑林》起舞一般,與堯樂《經(jīng)首》十分合拍。 不一會,一整頭牛就骨肉分離、全部散架了。 旁邊的梁惠王看呆了! “臥槽?!” “老哥!你宰牛的技術(shù)怎么會這么高超?” 庖丁謙虛的回答: “我做事比較喜歡探究事物的規(guī)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