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好吧,主要也就發生在2月份到5月份之間。” “西北這種地方本來就風大,再加上幾千年來人們對土地的過度開墾,沙漠面積擴充。一刮大風就出現沙塵暴天氣,這是很自然的結果。” 楚陽雖然行走在風沙中,但車內二人的對話,還是一字不漏地進入了他的耳朵。 他也有些感慨。 沒想到無論是前世的地球,還是穿越來的這個太玄星,都面臨著土地荒漠化的問題。 就如西京城,在數千年前還是氣候濕潤,水草豐美之地。 西周、秦漢、隋唐,都在此建都。 可隨之土地荒漠化問題的家居,西京也越來越不適宜建都,更不復往日的輝煌了。 在那些土地荒漠化問題更加嚴重的地區,無數百姓不得不拋棄了祖祖輩輩生存的土地,含淚背井離鄉。 楚陽深明道家教義,同樣知道在華夏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概念的重要性。 《易經》中說:“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 《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 文圣也曾言道:“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 人與天地自然和諧相處,便可安穩繁衍發展;如果肆意破壞這種平衡,便不可避免的遭受大自然的報復。 在前世,很多人呼吁要“保護地球”。 但楚陽向來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憑人類的手段,就算把所有核武器全都扔出來,就連毀滅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辦不到,更不用說毀滅地球了。 能毀滅的只有人類自己。 而在人類滅亡后,用不了幾千年時間,地球就會自然抹去人類存在過的所有痕跡。 相比地球數十億年來說,人類的存在、壯大、滅亡,不過短短一瞬。 要保護地球? 先保護人類自己吧! 第二天。 沙塵暴天氣終于過去。 他們也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西京以北數百里外的烏拉素沙漠。 “這,這里是沙漠?” 姜穎然轉動著手機鏡頭,望著眼前的景象,有些不太敢相信。 網友們也感覺不對: “這么多草,這么多樹,你告訴我這是沙漠?” “沙漠不都是一堆一堆的沙丘、一眼望不到邊,草都沒一根的嗎?” “然然,你們走錯路了吧?趕緊打開導航看看!” 看到姜穎然疑惑的神情,夏夕惕微微一笑: “沒錯,這里就是毛烏素沙漠。” “數千年前,此處曾是匈奴人的政治經濟中心。當時草灘廣大,河水澄清。后因過度開墾、氣候變遷和戰亂,地面植被喪失殆盡,自唐代開始已有積沙,至明金時終于形成了茫茫大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