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沈頌:“公子說的是。” 幸好秦鹿不知道,知道的話大概率是要吐槽了。 什么上天派來的,什么解救天下,她的目的可沒這么高尚。 而且她之所以過來,是秦氏的怨念太深,影響了諸多的內(nèi)在條件,她不得不來。 她就是想做人上人,可不是為了天下百姓。 當(dāng)然,教育兒子,可不能把人設(shè)給崩了。 她其實(shí)沒覺得自己做了什么,就是來了賺點(diǎn)錢,僅此而已。 別隨便給她扣高帽子啊喂。 ** 謝清池一大早準(zhǔn)備去臨仙樓,來到前堂卻看到三皇子。 “清池見過三殿下。”他向謝清池見禮,然后看向齊王道:“父王,你兒子要出門了。” 齊王擺擺手,“去吧去吧。” “唉,三殿下,清池告辭。” 三皇子含笑點(diǎn)頭,兩人目送這家伙離開。 “皇叔,清池的性子倒是灑脫。”京都現(xiàn)在的局勢可謂一觸即發(fā),他與老五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可這齊王世子且依舊笑容滿面,姿態(tài)灑脫。 若不是生在皇家,他也想這般自在。 可惜,不爭,就只有死路一條。 “有錢有閑,日子過得自然舒心些。”齊王不動聲色回答。 三皇子看著他,“皇叔,如今三路藩王大舉進(jìn)攻京都,若繼續(xù)等下去,天下畢竟打亂,我謝氏皇族豈能眼睜睜的將天下拱手他人。” 雖說藩王也是謝氏皇族之人,可他們早已和自己這一支血脈疏遠(yuǎn)。 “三殿下希望本王怎么做?”齊王問。 “自然是希望皇叔能支持侄兒。”三皇子也沒有拐彎抹角。 齊王點(diǎn)頭,“你與五殿下實(shí)力相當(dāng),都是皇兄的子嗣,誰做皇位與齊王府干系不大。況且你應(yīng)該知道,找我不如找對門。自你皇祖父過世,你父皇登基,我齊王府便不插手任何朝堂之事,手中并無任何權(quán)勢。” “侄兒知道。”三殿下點(diǎn)頭,“即便如此,皇叔也終究是我皇族王爺,只有得到皇叔幾人的支持,我的勝率才會更高。” “既如此,你只需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如果需要我說幾句話,這還是可以做到的,再多我也無能為力了。” 三殿下起身向齊王施禮,“多謝齊王叔。” 他和老五如今實(shí)力相當(dāng),誰也不敢說能拿下對方。 宰相如今主理朝政,老五那邊比自己還要占據(jù)一些優(yōu)勢,卻也有限。 若是能得到皇族大部分長者的支持,他便能更加的名正言順。 這邊他前腳離開,后腳五皇子也登門拜訪。 齊王看著頭頂?shù)那缈眨硇钠v。 他只是個皇叔,而且和先皇還隔著一層。 找他們有何用? 他們這些王爺不理朝堂幾十年,何來的話語權(quán)。 皇族和普通的世家大族不同,沒有族長一說。 誰做皇帝,誰就是謝氏之主。 而且謝氏皇族的那些老者,有誰敢給皇帝提意見。 這不是老壽星上吊,找死嘛。 萬一被扣上一個左右朝政的罪名,反而要落得個滿門抄斬。 世家大族不同,家里的老者出面,族長都要給三分顏面。 真不知道這兩位皇子想做什么。 他和隔壁的慶王在朝堂沒有一官半職,空有王爺頭銜,有什么資格左右皇位更迭。 難不成這兩位皇子是看他們不順眼,想尋個由頭把他們干掉? 藩王至少都有兩萬私兵,他們這幾個王爺府內(nèi)頂多三百。 齊王沒想過做藩王,看似自由,實(shí)則后果難料。 就想此次的三路藩王合謀,趕赴京都,成功了最好,失敗了誰也活不了。 而且不僅僅是這三路,其他的藩王恐怕也要遭受池魚之殃。 留在京都看似沒了自由,至少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只要不插手朝堂之事,日后出了事兒,還有喊冤的時間和機(jī)會。 “楊松,告訴王妃,本王去隔壁慶王府用膳,中午不回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