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7章 傳農藝驚為天人 遇異人眾人深信-《隋風烈》


    第(2/3)頁

    “莊中可有臨河土地?桌上之物可為種,只需一畝好地足矣。”楊二轉頭對梁師泰說道。

    “莊后一里就有近水好地十數畝,從中劃出一畝做試種田地足夠。”梁三叔搶著回答道。

    “好,請三叔公頭前領路,本王去看看。”

    梁三叔引楊二往外走去,其余眾人緊跟在后。留數名莊丁及楊二親隨護衛守護在屋中不提。

    片刻,梁三叔已領眾人到達河邊之地。楊二環顧四周不禁感嘆,四周青山綠水環境優美,一條小河蜿蜒流過,河邊草地幾頭耕牛在草叢中徜徉,更有一頭牛在淺水中戲水避暑,樹上的知了發出刺耳的鳴叫,此時的天氣確實已經很熱了。近河邊的土地已種滿了半尺高不知名的作物,有些地里種著一些菜蔬,開花甚是艷麗。

    梁三叔在楊二身旁指著地中的作物介紹道:“王爺,這就是最臨近河流的好地,土地肥沃,種啥都能長得好,你看現在的蕎麥苗春分時節撒入地中,現在才過20余天就已經出苗尺余了。比其他坡地出苗快長勢好。”

    楊二繞著轉了一圈,指著一處地勢略高的土地說道:“就將此地作為試種新作物播種之地,拔除蕎麥,重新耕松土質。撥文銀10兩賠付此地莊戶損失。”楊二轉身對侍衛統領來護兒說道。來護兒點頭應允。

    “梁三叔此事用不了這許多莊戶,選出5人即可。此5人每日工錢為銅錢20文,試種成功各獎勵10兩銀錢。明日開始計算工期,務必在3日內將土地重新翻耕,再從家中爐灶中取草灰撒入耕地內,已做養地之用。”楊二說完轉身打算往回走。這時,包括來護兒、梁師泰、梁三叔等皆大為驚異,深宮紅圍之中的年輕晉王對農事竟然如此擅長,這怎么可能?

    三日過后,這一畝試種地一分為二,一邊在楊二的指導下起攏培土準備種下紅薯,本次作為種子的紅薯楊二采用直接埋入整根紅薯的方式,等紅薯長出藤后,在裁剪藤枝斜插分種。這比直接插枝種植要慢上許多,但也沒辦法。好在梁三叔等5人早已準備好充足的糞汁水在一旁,每日勤澆灌下也能加速紅薯種早日出芽。一邊的土地用來栽種土豆,土豆栽種就簡單的多。這次將土豆全部栽入土中,沒辦法。它不像紅薯可以在地窖中較長期的保存,這兩天在屋中放置的土豆每顆都長出了不少的短芽,吃是不能吃了,只能全部做種。每顆土豆按照出芽數將土豆切成若干小塊,每個小塊均有一顆新芽。然后指導梁三叔等人將帶芽小塊淺埋入疏松的土里,間隔約為一尺,然后施以糞肥。

    整個栽種過程對于有豐富種地經驗的梁三叔等人來說甚是簡單,甚至比種蕎麥簡單的多。楊二提醒眾人,前三周每日澆水一次,不可多。每3日澆灌糞汁水一次,不可多,多則燒苗。三周后,即可出芽指長則每周澆水和糞汁一次。6周后,只需偶爾除草即可,等待果實成熟。紅薯在兩個月后,將會出藤數尺,則裁剪莖條成段,每段保留5片葉子即可。將裁剪好的莖條段斜插半尺入旁邊空置的攏土里,露葉在外,輕壓根部,上肥澆水即可。

    時間很快過去旬月,每天楊二都去地里巡視,并傳授5人種植方法和施肥技術。他將自己從老爸哪里偷學來的僅有的技術傾囊相授。其實就是紅薯稍復雜點,需要截枝留葉斜插分種,擴大種植面積,總的來說一看就會。每次巡視時,不光梁三叔等5人必到場,更有很多閑散莊戶圍觀學習,他們都頗覺好奇,當然更多的姑娘媳婦兒到場是為了一睹晉王的風采。晉王美資儀在大隋民間早有傳說。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甸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南涧| 平果县| 汾阳市| 龙泉市| 武强县| 资中县| 白山市| 尚志市| 仁布县| 宝丰县| 怀集县| 益阳市| 交城县| 道孚县| 井研县| 宣恩县| 张家界市| 柳江县| 延安市| 建阳市| 陵川县| 永平县| 新绛县| 辉南县| 河北区| 普定县| 香格里拉县| 惠州市| 三穗县| 茶陵县| 耿马| 额尔古纳市| 雅安市| 邹平县| 德令哈市| 阿荣旗| 中牟县| 东光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