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明的歌曲和拍戲都超過了很多藝人十年,甚至二十年的量。 況且, 陳明已經成家了。 在家庭和事業上,陳明選擇了家庭。 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董事長欲言又止,最后說了一句:“那就這樣吧。” 說罷, 董事長朝會議室的門口走去。 其余人面面相覷,心中縱有不滿,但也要忍著。 畢竟, 并不是每個人都把藝人當人。 一部分人只是把藝人當成掙錢的工具而已。 鄭榮和李有為隨即起身,緊跟著董事長的身影走出會議室。 離開之后, 李有為感嘆的問道:“老鄭,你覺得陳明休息夠了以后,還會回來嗎?” 拋開公司利益,李有為本身也是個影視迷。 他很喜歡看陳明拍的電影和電視劇。 少了陳明的影視業,總感覺少了很多味道。 鄭榮笑了一下:“誰知道呢!” 他們不是陳明肚子里的蛔蟲,不知道陳明的想法。 但鄭榮心里認為,應該不會了。 陳明是個容易滿足的人。 如今的他,名利雙收。 這種情況下,陳明少了很多奮斗的動力。 甚至從去年開始, 陳明唱的每首歌,拍的每一部戲,都不是為了成績和錢,而是為了讓自己的粉絲。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陳明已經很少過問相關的數據。 新歌發售量多少? 新戲收視率多少? 陳明并不是很在乎。 其他人可能對這方面很看重,很在乎,但陳明已經放到了一邊。 陳明做的最多的事情,可能是看新歌下面的粉絲留言,看新戲的彈幕留言。 看到粉絲對自己新歌和新戲的肯定,陳明就覺得值得。 在沒有第二個“陳明”出現之前,陳明永遠都是無可取代的。 他已經走到了頂點。 可能,這也是陳明想要退下去的原因之一。 沒有上升的空間,就沒有繼續奮斗的動力。 聽到鄭榮的回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