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二十萬-《耕耘貞觀》
第(1/3)頁
李泰與竇靜告辭,在回司農(nóng)寺的路上,對趙元楷說道,“趙少卿,竇司農(nóng)說你熟悉司農(nóng)寺內(nèi)事務,我正巧有些事情望你幫忙,不知是否勞煩到你。”
“越王您言重了,有什么事情,還請盡管吩咐!”趙元楷面對李泰恭敬道。
李泰道:“竇司農(nóng)認為蝗災唯有天神能救。
但我華夏自古以來天有蒼穹,女媧補天,洪水肆虐,大禹治水,百姓菜色,神農(nóng)耕谷。
所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若人不自救,天如何能救,人若不自助,則何人能助。”
聽著李泰的話語,趙元楷微微有少許感觸。
不過到底只是八歲孩子,若說讓趙元楷倒頭就拜,震懾于王八之氣下,自然是癡心妄想。
而李泰說這些,也只想提升下趙元楷的積極性。
畢竟自己沒給錢,那就只有精神上給鼓舞了。
李泰醞釀了一會兒,繼續(xù)道,“我認為想要治蝗,需得尋他天敵,等到蝗蟲來時,讓其有去無回,而不是祈求蝗神,聽天由命!”
“蝗蟲的天敵是?”趙元楷接著詢問道。
李泰道:“只要還沒形成飛蝗,能食螞蚱的禽類都能成為它們的天敵。
相對來說鴨子容易飼養(yǎng),至少想辦法飼養(yǎng)一季,到七八月份。
所以,我希望你能在城外尋處田地,派人飼養(yǎng)雞鴨,數(shù)量越多越好,倒時定會有大用。”
“元楷定然把這件事情給辦理的妥當。”趙元楷神色嚴肅的答應下來。
李泰看著趙元楷的積極樣子,心中有幾分不安,自己又不是王八,哪里來得王八之氣,讓他這么的靠攏過來。
李泰道:“還請辛苦大人,回去列出個章程,明日可來我府上找我細細商議,唯有籌謀萬全,我們才能順利把這件事落實下去!”
“越王有心了!”趙元楷聽到李泰的話語,倒雙手抱拳,對李泰恭敬道。
李泰與趙元楷說完,便告辭回府,甚至連回司農(nóng)寺的興趣都沒有。
李泰明白自己又不是去司農(nóng)寺里面任職,待在那里查閱卷宗沒任何意義,還不如盯緊抗蝗這件事情,然后做出成績就足夠了。
李泰明白,如果竇靜沒親眼見到蝗神廟對抗蝗沒用處,那他是不可能支持自己計劃的。
所以抗蝗的事要慢慢來,要找到他與自己聯(lián)手的契機。
想干成一件事情就不能光看別人笑話,而是要竭盡全力的聯(lián)合所有能聯(lián)合的力量,路途同歸,只要目標想同,求同存異的拉攏更多力量才是正常的選擇。
李泰回到越王府,唱名之后,白鶴第一時間便迎了出來跟在李泰身邊。
李泰直接回到書房,抗蝗具體事情,還要等趙元楷過來才能一起商議。
畢竟自己大道理會講,但是真的落實到雇傭多少人,買多少鴨子,在哪里放牧,需要多少錢等等不是非常清楚,所以需要趙元楷整理好資料,明天過來才能一起商議。
至于自己找盧安壽打聽了一下趙元楷的事宜后,就開始老老實實的抄寫《禮記》了。
雖然只有五千多字,但卻用毛筆寫的,等到寫完,手都有點抬不起來了。
李泰讓白鶴收拾收拾,便讓她先退下了,李泰打開了自己的一個黑色抽屜,甚至連這抽屜內(nèi)部的空間也都是墨色了。
李泰一如往常的看了看那根斜放在書本側(cè)的頭發(fā),但這次,頭發(fā)已經(jīng)被壓在日記本下。
“母親總算想起翻閱日記了,出來都這么久了,若母親再不來拿日記,我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寫下去了!”李泰一笑,拿出這本日記,繼續(xù)寫今天的事。
六歲,自己學完《千字文》后,就正式開始寫日記,從而做好與父母間的溝通。
一開始,只是寫些今天晴明天陰之類的話語,但到后來慢慢增加到阿耶今日夸獎,心中甚喜,阿娘給青雀做新衣服手真巧等等,寫下具體例子與感受,多撿能讓父母高興話來寫。
寫好則以鎮(zhèn)紙將其壓好,等待它慢慢晾干。
這過程中,這書房會有內(nèi)侍會進來整理,甚至長孫皇后也偶爾進來查看一下功課。
就算長孫皇后沒偷窺,但自己也會主動以整理成冊為借口,每個月讓人把這日記裝訂成冊收藏好,這個過程中可操作性自然就強了。
父母這種生物,只要是識字的,在知道你寫日記后,基本上都會來看日記幾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龙市|
勐海县|
大田县|
西安市|
葵青区|
鄂托克前旗|
临颍县|
四会市|
天祝|
裕民县|
永川市|
吉林省|
万州区|
右玉县|
蒲江县|
张家港市|
娱乐|
常德市|
新乐市|
阳江市|
山西省|
平阴县|
家居|
九寨沟县|
大厂|
曲沃县|
苏尼特右旗|
利川市|
赣州市|
盐源县|
错那县|
长寿区|
安达市|
清苑县|
湾仔区|
拉孜县|
筠连县|
岳池县|
库尔勒市|
鄱阳县|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