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耕耘貞觀》
第(1/3)頁
李泰與呂才兩人狼狽為奸……應(yīng)該是通力合作下,經(jīng)過組織的討論表決,最終決定由李淳風出任幽州學府分校的校長。
為了避免突然性,李泰與呂才自然是一前一后通過了驛站給李淳風送信,免得他大老遠的跑回來之后,又要打包送回幽州去。
初唐的驛站體系自然沒盛唐時能做到“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程度。
但幫助李泰這個親王送份信給竇靜手下,還是能做到的。
這件事為了避免瓜田李下,自然需要走程序,免得被御史參奏一本李泰私下跟重臣往來。
與呂才商量好事宜,李泰多少算松了一口氣,畢竟今年以來的事情還是太多了。
比如教師的擴招,學生的招新,春耕的開始,以及現(xiàn)在多了一種……要建立分校。
這些都需要呂才去一一處理,不過呂才的才能在合理處理事務(wù)順序時卻有著奇效。
他總能合理把一件件事務(wù)以最優(yōu)方式去排序,然后不緊不慢的去完成。
所以自己偶爾塞一件情給他,你會發(fā)現(xiàn)他原本七天能夠完成的工作量,你塞一件事情后,他七天還是能把這些事情全部處理完,而且發(fā)揮得相當完美。
某種程度上來說,呂才最擅長的就是合理安排事務(wù)次序,發(fā)揮出最高效率。
只不過唯一缺陷是呂才自己不會去搭建這個框架,他需要有人給他搭建好這個框架,他才能在這合理的框架內(nèi)把這事情給處理了。
如果用音樂來比喻,那就是需要給呂才定下樂曲規(guī)則,然后給他宮商角徵羽五音,讓他去編寫一份優(yōu)美的樂曲一樣,讓他自己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作,對呂才來說有點困難。
而規(guī)劃這方面事李泰至少能做到高瞻遠矚,所以兩人配合倒也相處得不錯。
不過李泰還是有點想念馬周,因為馬周的思維更加發(fā)散敏捷,幾乎李泰搭建出了框架,馬周便是能夠從各個角度完成填充,而自己更能將其執(zhí)行下去。
兩人商議了細節(jié),天色已晚, 便在學校里面睡了一覺。
等到了第二天, 在完成了早上的鍛煉之后, 李泰乖乖的跟著顏勤禮學習去了。
雖然功課自由,李泰跟著顏勤禮更以學習史書為主,但每個月定量的課程還是要學習的。
尤其很多經(jīng)書, 你可以不會背,但別人說道時你要能說出出處, 這是基礎(chǔ)要求。
所以雖然自己有事可以隨時向長安跑, 但跑回來了該補得課程還是要給補上!
終于等到午飯, 李泰伸伸懶腰,哪怕顏勤禮最擅長這方面的教學, 但上了半天課程,李泰感覺自己整個人都僵化了。
而顏勤禮倒沉默得開始收拾起課本,準備動身離開。
李泰看著顏勤禮的動作, 對顏勤禮道, “顏先生, 學府之內(nèi)的藏書整理得如何?”
“有孔志約、虞景明兩人協(xié)助, 文科學子幫忙,已經(jīng)完成了整理分類。
不過想要全部卷抄一份, 怕是還需要數(shù)年時間才能完成。”
顏勤禮說到這里頓了頓,又說道,
“尤其今年, 圣人頒布指令,凡來京城科考的學子, 都能憑借學籍來農(nóng)業(yè)學府觀書。
這讓一些朝廷官員紛紛在我們處典藏書籍,所以這卷抄的速度又慢下來了!”
“阿耶已經(jīng)發(fā)布了這命令了嗎?”說實話, 李泰近期并沒過多了解這件事。
雖然當初自己跟李世民提議了這計劃,但書籍騙到手后, 李泰就把這計劃給丟到爪哇國去了,但沒想到自己雖然忘記了,不過李世民倒沒忘記。
畢竟李世民可是期待著自己文治武功都要超越大隋的。
所以,在東突厥被滅了之后,心心念念的就是這文治了。
而這次科考借助滅東突厥的威懾發(fā)布了這道命令,自然也代表李世民大勢已成的姿態(tài)。
至少現(xiàn)在的李世民已經(jīng)可以不需要再去看世家的臉色了,面對李世民下達的這個命令,科考的學子們自然是會說李世民好,所以來農(nóng)業(yè)學府的科考學子也就多了起來。
雖然說這時代只要能讀書,尤其能來京科考的,哪怕再窮那也肯定是有薄田幾畝,但他們想要看到書籍,怕也還真不容易!
現(xiàn)在有了這么個地方看書,對絕大多數(shù)真心想要讀書的學子來說這里簡直就是天堂啊!
雖然借閱這個功能李泰還沒有開放,但是只要在圖書館里能看書,對學子們來說就夠了!
當然不能借閱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戶籍的問題,另外一部分的原因是圖書館里的書籍絕大多數(shù)都是手抄的,而不是印刷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胶南市|
托克托县|
锦州市|
贡山|
鄯善县|
桃园县|
黄陵县|
临沭县|
定结县|
兴业县|
新和县|
加查县|
洛扎县|
文水县|
新源县|
扶沟县|
明溪县|
德钦县|
白水县|
巫山县|
木兰县|
耿马|
正蓝旗|
平乐县|
隆林|
合江县|
彭泽县|
来凤县|
康乐县|
凤台县|
江口县|
甘肃省|
孟津县|
元氏县|
仲巴县|
黔江区|
习水县|
临夏县|
敖汉旗|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