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薛仁貴行動中-《耕耘貞觀》
第(1/3)頁
說實話,李泰并沒太注意岑文本,因為岑文本實在太明白事理了。
他每次上街,或叫上李泰給的丫鬟,或叫上李泰給的小廝,絲毫沒把自己當做外人。
而每次逛完街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也只是拿起筆來記錄自己在幽州的見聞。
該吃吃,該睡睡,一直到張亮在整個河北轉悠了一圈,走大運河回去時才想到岑文本。
岑文本卻才順勢離開天津,沒有半分突兀,走得那是坦坦蕩蕩。
所以,李泰并沒在乎岑文本的離開,在李泰看來,他就是李世民派來看自己天津發展得怎么樣的人,現在見到幽州發展得很不錯,所以自然離開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李泰甚至還親自去送了送張亮跟岑文本把他們送到了天津渡口。
與之相比,這時候的李泰則把目光放在了幽州農業學府的學生名單上,畢竟自己要安排五十人進入到自己的親兵隊伍,雖是準備做預備役的意思,但也要看看這些人的身家。
畢竟這些人成了自己的親衛,那他們的家人一般上自己都會給予一定程度照顧。
像那種無父無母的孤兒,除非是從小開始養的,否則基本上不會選上。
至于那些犯過罪的就更別提了,自己是把命交給親衛,那是怎么謹慎都不過分的。
值得慶幸,自己有個習慣會背誦農業學府的學生名單,了解學生們的生活背景。
這種能力在這時候用起來,至少找起人來自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快速選拔名額。
當然,李泰可是相當勢利眼,雖然會背誦絕大多數學生們的姓名,了解他們的背景資料。
但只有那些已進入朝廷的學員,李泰才會反復拿起他們的資料溫故知新,以期待有用。
當然這里也包括醫舍農學社等雖然還沒有進入朝廷,但屬于自己勢力范圍的人。
至于那些真的流落到民間的學員,對不起,自己的大腦容量有限,不是全部認識也很正常,真見到了,怕需要打個招呼,聊一聊,才能勉強記起來。
李泰便拿著入學名單看著幽州學府學員的資料,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幽州本土學生,或者一些幽州周邊如滄州之類聞名而來的學員,尋找著一個個身家清白的家伙,與已標注。
突然間,幽州學府名單上上的一個學員名字讓李泰一愣,不敢相信的擦了擦眼睛。
李泰抬起頭對著白鶴說道:“白鶴,這份幽州學府的學員名單是什么時候送來的?”
“是昨日王山長派人送來的,是最新的版本,可是上面出現了錯誤?”白鶴疑惑道。
“最新版本嗎……”李泰點點頭說道,“沒事,只是見上面人數多了,所以有幾分疑惑。
既然是最新版本,想來是近來有所修正,倒是我有些記糊涂了!”
李泰從容說完,目光卻僅盯著這一份名冊上的名字——薛禮,字仁貴,河東龍門人。
“薛仁貴?是那個薛仁貴?!”李泰看著薛禮的名字,心中充滿驚疑,卻又看看著薛禮的備注資料,是薛大鼎的族人,讓薛仁貴過來學習農業技術,尤其是棉花技術的。
“薛仁貴懂種田?”李泰又是一個問號,對于這一點,李泰還真不了解。
但不論怎么說,好不容易有一個自己認識的大唐武將,尤其這個武將還是白衣之身,哪怕是綁,自己也要把他給絆到自己的班底里,否則若是錯過了,那自己可是要后悔一輩子。
不過,自己也不能做得太過明顯了,畢竟這家伙是薛大鼎的族人,自己吃相不能太難看。
所以,自己還是先把這件事情造成了實際事實后再補償薛大鼎,相信薛大鼎是能理解的。
所以,李泰便從這名單中挑選了一批人的名字,然后轉頭對白鶴道,“讓安壽過來!”
白鶴點答應,便出去叫了門外守衛李泰的盧安壽,盧安壽進來后便對李泰行禮。
而李泰把自己剛才寫好的名單,交給盧安壽,倒是小心的囑咐道,“你去幽州學府,把這批人挑選出來,加入到我錦衣衛中作為預備役的力量,以補充越王府的護衛!”
“諾!”盧安壽聽到李泰的話,自然是應聲答應了下來,然后便是手持資料離開。
李泰原本就準備擴充自己錦衣衛的預備役,這件事大家都知道,而現在李泰拿著這農業學府名冊選擇學員,就是為了挑選相應的親衛而已,薛禮放在里面,卻也不怎么起眼。
不管怎么說,不說收心不收心的,既然薛仁貴出現了,那就先讓他在自己鍋里待一會,至于什么時候入碗,那自然是看相互之間的機緣了。
所以,當盧安壽拿著名單到幽州農業學府要學員時,薛仁貴有幾分發蒙,開口對過來的老師問道,“真的有我嗎,我不是過來學習農科知識的嗎?怎么會被選入到燕王的親衛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洮县|
芦山县|
伽师县|
新余市|
开封县|
奉化市|
榆中县|
赫章县|
霍山县|
澎湖县|
马尔康县|
罗山县|
卢湾区|
三原县|
禄丰县|
陵川县|
曲周县|
新蔡县|
水城县|
龙陵县|
达孜县|
三穗县|
合阳县|
静海县|
浑源县|
廉江市|
西青区|
三明市|
岑巩县|
彭州市|
天等县|
岳池县|
镇沅|
朔州市|
南通市|
阿荣旗|
玛曲县|
雅江县|
台江县|
瑞金市|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