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出發前的準備-《耕耘貞觀》
第(2/3)頁
“這樣的士卒不去戰場上奪取功名,反而讓他們在田間勞作,豈不是白白浪費了他們的戰部天賦!”
李泰皺起的眉頭不由更深了。
李泰不知道這到底李靖一個人的看法,又或者是整個社會的看法。
實際上在李泰看來,戰部天賦也不過只是一種工具而已,頂多這種工具帶著幾分的玄幻色彩,但就本質而言也只是工具。
而既然是工具,那終歸能為提高生產力服務。
但在其他人的眼中不是這樣的。
他們沒有生產力的概念,在他們看來有什么工具第一時間所想得是能不能殺人。
所以李泰弄出了這樣一支沒有經歷任何戰爭,也沒有消耗大量物資,而是通過了軍樂以及正常的勞作就訓練出了戰部天賦,真的很讓人垂涎。
所以李世民想看一看這支民兵的真正實力,以及李靖也想要對其打磨打磨。
對這里兩人來說,什么軍用轉民用,想想大唐軍隊中有多少軍隊擁有戰部天賦,現在既然這支民兵誕生了戰部天賦,那不論怎么樣,先丟到戰場上看看表現。
只要比其他沒有戰部天賦的民兵優秀,那這種東西就有了量產的價值,甚至能替換掉大量的府兵。
更準確的說,是把府兵與這一種模式結合起來,提升大唐軍隊的基礎素質。
李泰明白,李靖會這么做背后肯定有李世民的授意,但在李泰看來,把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人才,就這么當做士卒消耗在戰場上,這實在是太奢侈了。
為什么現代軍隊中人是最寶貴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個合格士兵需要從小到大的多年培養,需要從身體到思想的全部達標,僅是這,這些人才幾乎是千里挑一的水準。
但到了戰場上,也許殺死他們的,就只是一枚小小子彈,讓這二十年的投資打了水漂。
而現在李泰的這些看起來在農田中干活的農民也是如此,對李泰來說,農業學府已經漸漸能夠穩定的培養他們四年,然后有以集體農莊的模式干了一年,這才培養出了他們。
他們每一個死了,對于李泰來說,都實在是有些太心痛了。
如果只是自己帶著自己的親兵去的話,李泰自然是愿意的,但再加上這些人,那李泰是真有些舍不得,上了戰場,那是真會死人的,可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
“我明白了!”李泰點頭道,“也就是說,我這次的直屬士卒有兩千人,對嗎?”
“如果您這般理解,卻也沒什么問題!”李靖點點頭,對李泰道。
“但是我的親兵也就算了,他們是我的親兵,擁有直接向朝廷領取甲胄的權利。
但他們原來并不是兵戶,突然讓他們上戰場,朝廷總歸給他們解決掉兵器甲胄的問題。
這些東西,就算是我也變不出來給他們啊!”李泰卻是說道。
“燕王您擁有鹽鐵的自主權利,甲胄也許您弄不出來,但武器的話……兩千個槍頭您總應該弄得出來吧,差上桿子就長槍了,這一支戰部的戰部天賦是掌控,應該能快速掌握吧!”
“……”李泰聽到李靖的話,也不怎么多話,只是這么沉默的看著李靖。
李泰沉默了一會兒,徐徐說道,“他們的武器,我來解決。
每個人都能在戰爭前拿到長柄陌刀,長槍標槍,彎弓箭矢,貼身匕首,并且會讓我的親衛盡快教會他們操作訓練。
但也請您把這兩千將士的甲胄全部準備好,我希望我整支軍隊的能夠甲胄齊全。”
聽到這話,李靖倒有些意外的看著李泰,感覺自己有些小看李泰了。
畢竟大唐雖然對各種鐵質兵器的管制沒有甲胄與弩箭來得嚴格,但也不是短時間能夠把這些東西弄出來。
但現在,顯然燕王只是甲胄與弩箭兩樣東西沒有辦法短時間內準備齊全,所以會求到自己身上,否則以燕王的性格,在物資儲備上應該求不到自己。
“……好!”李靖思索了一下,說道,“看在這一本《馬典》的份上,交易算是成了!”
“謝李總管!”李泰見李靖答應了下來,對李靖表達了感謝。
說實話,這要求對李靖來說并不是什么為難的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柘城县|
庐江县|
当阳市|
西峡县|
永兴县|
兴和县|
景德镇市|
利川市|
托克逊县|
荥经县|
乌拉特中旗|
桃园市|
慈溪市|
怀柔区|
迁西县|
五家渠市|
睢宁县|
噶尔县|
柞水县|
平塘县|
西华县|
永泰县|
榆树市|
会昌县|
宝兴县|
璧山县|
香格里拉县|
武乡县|
乐东|
洪洞县|
芦山县|
博湖县|
寻甸|
新余市|
吉安市|
尼玛县|
栾川县|
平顶山市|
张家界市|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