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年節禮物-《耕耘貞觀》
第(1/3)頁
說實話,李泰對古代人口的統計數量,根本就沒報什么希望,只能知道一個大概而已。
即使如此,李泰也明白對大唐或者自己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想辦法恢復人口。
經過隋末戰亂后,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恢復的人口,才是最致命的因素。
只要人口不夠,自己別說想跨出華夏版圖外,就算把華夏應該開發的地方給開發了,怕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李泰想到這里,不由按了按太陽穴,感覺很是頭疼啊。
「需要向老爹建議,進行一次全面的人口普查,至少知道從大唐立國初,到現在到底恢復了多少人口!」李泰心中若有所思果斷把呂才給叫過來。
李泰清楚自己的目標是大唐能走出華夏,那對自己來說,第一步就是人口恢復。
畢竟大唐剛立國也就是武德年間的時候,也就只是兩百萬戶人,甚至這兩百萬戶人絕大多數都還湊不齊五口之家,整個大唐人口階級跌落到了一千萬以下的警戒線。
說實話,這樣的大唐,哪怕被李世民重新整合起來,如果不是有李世民跟他的貞觀團隊撐場面,怕也稱不上帝國,畢竟人口太少了。
但經過李世民跟他的貞觀團隊努力治理,百姓們的民生可以說是得到了極大恢復。
只不過李泰也明白,環境可以恢復,但人口卻需要十年二十年時間去慢慢成長。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時代講究得是多子多孫,沒有誰腦殘的提出計劃生育來。
至少對李泰來說,如果貞觀之治能把華夏人口沖到五百萬戶,那自己就能著手去布置向外發展,如果做不到這點,那自己還是乖乖繼續開墾內政吧。
李泰很清楚,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大,也只是時代的一朵浪花。在這浪花下是無數人匯聚起來的浪潮。
所以自己要找個時間上書給李世民,建議進行一次人口普查了。
而沒有多久的時間,呂才便過來了,見到李泰對行禮道,「魏王,您有事找我?」
「嗯,快到年關了,我想要給所有農業學府出來的整個體系的學生發放一次年節禮物?」李泰看著呂才徐徐說道,「還有津口,醫行走,徭役,以及草種計劃的諸人,都送上年節!」
「這可是個大項目?!」呂才聽到這話,不免有幾分擔心,「而且這么大范圍的贈送年節,不會被人說魏王您施恩養望,圖謀不軌!」
「的確是問題,算了,我寫封信給阿耶,跟他報備一下,說不定阿耶還會順勢敲我一筆!」
李泰聽到呂才的話思索了一下,明白隨著自己統籌的整個體系越來越大,自己行動起來卻反而越來越小心了。
見到李泰已有了決定,呂才點點頭道,「不知道年節準備發放什么東西?」
「發放年糕吧!」李泰思索著道,「另再送點用鹽腌制的肉與雞,向幽州弄些咸魚過來,組合成了四件套,畢竟辛苦了整整一年時間,終歸都是要弄點吃的!」
「如果洛陽進行制作,那向江南或幽州,甚至向長安那邊運輸都好說,尤其北方有些地區已經下雪了,雪橇與雪橇犬我們也都有所準備。
但真正問題是廣州那邊,要不要直接發錢給當地,然后讓自行采買年貨。」
呂才看著李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李泰搖了搖頭道,「廣州雖然地處邊遠地區,但到底是我們的體系。
既然如此,我們把東西交到幽州,讓幽州那邊走出一條通向廣州的道路來!」
呂才倒沒說出為什么不交給杭州的褚遂良這樣的話。
因為余杭那邊的航運體系基本上都是針對運河的,他們根本就沒有近海航行的船支。
與之相反的,自從李泰提出捕魚計劃開始,到幽州進行航運上的產業布局。
如果不是李世民把李泰調度回來,李泰下一步就是要推動近海捕魚作業了。
但即使如此,李泰到底給幽州的產業做出了長遠的規劃,有李淳風在幽州看著,一步步的把整個造船體系搭建起來。
如果說民航中有能進行近海航行的能力,那也就只有幽州了,畢竟隨著天津作為通商口岸跟高句麗開放,當地居民也漸漸愿意與高句麗那邊通商。
所以遠洋航行指望不上,但近海航行的話,幽州那邊已是相對比較成熟了。
當然說到底還是人口,因為就算是幽州這種現在來說算得上是邊遠地區的地方,就人口來說,都比余杭這里的人口要多,發展也要更好,有更多人能騰出來做海洋作業。
「幽州到廣州……」呂才聽到這話不由愣了愣,略帶著幾分牙疼道,
「這么遠的道路,幽州那邊真就沒什么問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宜兴市|
孟州市|
龙陵县|
盐源县|
独山县|
拉萨市|
洛阳市|
德清县|
泗水县|
宕昌县|
汾西县|
永和县|
赞皇县|
荃湾区|
阳原县|
建昌县|
本溪|
酒泉市|
南京市|
叶城县|
滨海县|
冕宁县|
神木县|
唐山市|
修文县|
天等县|
司法|
江都市|
新蔡县|
永寿县|
调兵山市|
广昌县|
临武县|
湟中县|
巴彦淖尔市|
凤山市|
宕昌县|
洱源县|
从江县|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