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運河流通的地點,一定要靠近煤礦優先,鐵礦次之,如果兩者皆有就再好不過!” 李泰看著范越風,倒是相當鄭重的對著范越風說道。 “一定要煤礦優先嗎?”范越風聽到李泰的話,卻帶著幾分的無奈道, “若如此,我怕需要建立一個小組,對這片區域進行詳細勘測了!” “必須要!沒有煤炭作為能源,東北這邊能開發,我信,但想開發得繁榮興盛,我不信!” 李泰聽到范越風的話神色嚴肅道,“所以煤炭資源非常重要。” “魏王可是是否有什么額外計劃?”李淳風看著李泰神色嚴肅的樣子不由問道。 說實話,李淳風對李泰也算了解,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看著李泰從一個年齡還小便開府的皇子,一步一步走到如今雖然還沒有被封為太子,但卻已沒人能跟魏王爭鋒了。 所以李淳風最明白,魏王謀劃時習慣性的瞞天過海。 往往魏王提出來的表面工程,動不動就是一個十年計劃,二十年計劃,但實際上這不過是為了未來更偉大的計劃埋坑而已。 魏王的農業學府,看起來是傳播農學,但卻讓魏王盯準了外流官這一個細分的權利場地,讓魏王自身的政令在地方時甚至能繞過官僚體系,強行執行下來。 魏王的草種計劃,表面上看起來只改變異族生活模式,但自己身在幽州清楚知道凡嘗試了走草種路線的異族,基本他們跟漢人的行動越來越相似了。 魏王對大唐周圍異族的漢化實行的非常成功,等到這一代異族百姓死去,甚至等到薛延陀滅亡后,很可能游牧民族就會在大唐周圍消失,替代他們出現的是畜牧的新唐人, 而捕魚計劃,更是在農業學府還沒有建立的時候便是開始安排了,鑄就了如今大唐的海上水師,甚至就算大唐水師干掉了高句麗后沒對手也不要緊。 因為幽州這邊已經有太多人需要靠著捕捉海魚生存,哪怕大唐不再投資資金,但幽州百姓會自發的不斷投資資金去建立更大的船,捕捉更多的魚。 尤其高句麗這些百姓安排在這里,總不可能讓大唐年年都運輸糧食給他們消耗吧。 而為了活下去,他們只有向海要糧食,誰要是讓他們吃不上飯,那這邊必然會混亂。 所以,從魏王這一件件事完全可以看出來,魏王凡明面上說出口的計劃,就都只是為了魏王將來的真正目的打下基礎。 一層接著一層,等到以后真正的目標被發現時,魏王本身就已經成為大勢,讓人不得不跟著魏王走下去。 所以李淳風相信,李泰肯定是有著其他的計劃的,只不過自己目光短淺看不出來而已。 李泰聽到李淳風的話,倒是有幾分意外的看了一眼李淳風,心中估摸著現在自己的心思這么容易被人看出來了嗎? 但自己總不能說自己打算推動社會向著工業革命的時代發展吧,他聽得懂嗎? 】 李泰心中不由吐槽,但還是嘗試著解釋道,“嗯,因為東北這邊的城市有點太冷了!” “因為冷而不適合百姓生存嗎?魏王真是仁慈之人啊!”李淳風不由感嘆道。 “嚴格的說,因為太冷,百姓在冬天的時候都窩在家里,這樣是不利于他們工作的。 我們大唐需要得是努力工作的百姓,如果外在的環境不適合工作的話,那么我們就要給百姓創造出適合他們工作的環境!” 李泰在這一刻盡展露資本家嘴臉。 對李泰來說,自己不是知道百姓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工作,但如果可以,自己真的很希望百姓能持續工作下去。 而東北這邊冬天肯定是要休息的,不然凍傷了怎么辦! 某種程度上來說,真正的資本家雖然盡情剝削勞動力,但也非常愛惜勞動力。 比如某位在上海投資建廠的外國資本家,他廠內的工資是要交稅的,社保是必須的,商業保險甚至還能保全家的,簡直就是資本家群中的泥石流,嚴重損害了國內資本家的利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