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是在考察那個小年輕嗎? 人心最好不要去考察,因為很容易就會出問題。 “他不會跑,因為我對他很了解。” 能不了解嗎,羅素在設定模板的時候,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性格寫的,他會做什么事情,他自己不了解嗎? 十六歲的他,相信光明,相信正義,勇往直前,還不是日后處處考慮利益的他。 人有時候總會討厭長大,長大后面臨很多的事情,都會難以抉擇,都會促使人成長,而成長無疑是痛苦的。 “我總感覺你對他有一種奇怪的感情,是……” 林舟靜靜的思索了一下,“應該是愧疚?” “有老父親很長時間沒有照顧兒子,忽然相見時的那種感覺。” 這說的羅素啞然失笑,兩世為人,他的心理素質早就邁入了中年人,在看這個林炎,宛若年輕的自己,不就像老父親看兒子嗎? 更重要的是,林炎被自己寫的太慘了。 作為小說的主角,父母開局正常祭天,無女主都是很正常的,朋友走著走著就散了,親戚都是勢利眼,買個東西都會被人打臉,特別的招仇恨。 林炎也差不多,十三歲時父母雙亡,十四歲被趕出來流浪,睡天臺、撿垃圾、一路來到了這個貧民窟,廢棄的老房子。 這種老樓房,在三十年前很正常,可在三十年后,早已成為了當年那種土坯房一樣的存在,搖搖欲墜,還到處漏風。 林炎年紀太小,經常性的被欺負,尤其是那個胖子房東,說不定的冷眼更是不少。 羅素真的無法想象,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是怎么靠自己活下來,而且還不黑化的,像這樣沒心沒肺的。 這一些,只是他曾經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一段描述而已,不超過一百個字,卻發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很多很多的委屈。 畢竟像他這個年齡,很多孩子還在上學,還有一個溫暖的家,還有一個燦爛的夢想,還有一個甜甜的暗戀。 而留給林炎的,只有四處流浪,居無定所。 科技社會,已經容不下一個未成年孩子的流浪了。 原本羅素只想把他培養一個好的幫手,成為自己的助力,畢竟林炎未來的成就可不低,有潛力。 可一見面,一切都變了。 他站在那里,靜靜的眺望著遠方,“或許,我真的是他老爸,也說不定。” 這是來自作者爸爸那沉重的父愛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