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秦克走進虛擬科研實驗中心,見這里有點像實驗大樓,每個房間的門上都有門牌名稱,但只有第一間的房間上寫著“人工智能科研實驗室”,其余房門的門牌均為空白。 他試了下,除了“人工智能”的房間外,其余房間都無法打開。 他直接推開“人工智能科研實驗室”走了進去,發現里面空間倒是挺大,就是空蕩蕩的,什么都沒有。 “請注意,虛擬科研實驗中心只能重現宿主擁有或者曾親自使用過的實驗器材及必要的基礎工具。重現方法如下……” 秦克試著按指引操作,很快他當前坐著的書桌、椅子都出現在“人工智能科研實驗室”中,一起出現的還有寧青筠的水果筆記本電腦。 除此之外,他連喝水的水杯都重現不進來,按系統的提示,目前他這身體是虛擬身體,不會有饑渴狀態。 “虛擬科研實驗中心的優點有三個:一是時間流速可以調節。對于您來說,虛擬科研實驗中心的時間與現實一致,但每一間科研實驗室本身都可以自行調整時間流速。” “以生物實驗室為例,假設您正在培育新型雜交水稻,您可以在播種后,設置實驗室時間加速,使種子在您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發芽、最終結穗,以此判斷您培育的種子是否符合您的要求,哪怕實驗室的時間過了半年,實際上您的意識經歷的時間依然是幾分鐘,返回現實世界后,也只是過了幾分鐘。” 聽到這里秦克倒抽了口涼氣。 這個功能簡直逆天啊! 科學研究,最重要的也是實驗,沒有實驗,一切的理論只能是猜想,是空中樓閣,只有以實驗數據和結果為支撐,理論才能得到驗證,才能真正被認可和廣泛使用。 哪怕秦克沒真正進行過科研實驗,也知道科研實驗最花時間的地方就在于反復的試驗——“做實驗是很單調的,重復是永遠的主旋律。” 尤其是在理論并不完善,需要實驗數據來支撐甚至指引之時,往往千次甚至萬次的試驗,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試錯的時間成本非常大。 為什么許多科學家終其一生,研究成果也不過寥寥數項? 最主要的是就是研究和實驗太花時間了! 無數次的實驗,只為得出一個結論,或者驗證一個結論,進行得到另一種推測,又開始了新的一輪實驗…… 寧青筠的爸爸媽媽為什么如此忙碌?關鍵就在于實驗太花時間精力了。 但有了這個虛擬科研實驗中心,秦克的時間成本將會得到極大的節省。 尤其是一些關鍵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得出結論的,在這里可能只需要幾分鐘甚至幾十秒! “二是您現實的身體不會受到影響。您在這里的身體是虛擬的,哪怕被炸成碎片,也能在一秒內恢復如常,且不會對您現實的身體造成任何的影響。” 秦克點了點頭,雖然系統的比喻有點那啥,但也說明了,一些高風險,可能會危及生命安全或者是會影響到健康的放射類實驗,完全可以在這里進行,在這個世界里他只是虛擬身體,甚至可以連防護服都不用穿就能進行高風險實驗,以提高實驗的效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