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也有人提出了問題:“如果銷量不好怎么辦?賺不到錢發不了工資,我們下個月拿什么吃飯?” “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倒不如提前散了,我們也有時間去找新的工作。” “……” 現場的討論越來越激烈,最終還是有人選擇了離開,但好消息是大部分人同意放手一搏。 同意的人群中大多是上了年紀的手工藝者,易遙知道,他們心里有無奈,黑泉社區的處境而產生的無奈,但易遙更清楚,他們同意放手一搏更多的是因為信念。 一個傳統手工藝者對傳統手藝的信念。 局面終于在李想的幫助下迎來了巨大的轉機,易遙知道她責任重大,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 按照傳統運營的思路,想要盡快做出銷量,直接走直播帶貨的模式顯然是最有效果的。可易遙放棄了這最快捷、最“有效”的路。 “直接做直播帶貨不是效果更好么?”秦墨問易遙。 易遙搖了搖頭:“不一樣,如果我們做的是服裝、副食品、日用品,我也會選擇直播帶貨。可問題是,我們做的是竹編制品,閱視直播平臺連竹編制品的品類都沒有,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竹編制品現在還沒有被平臺收錄,或者說,平臺還不認可竹編制品在閱視平臺上的市場。我們想做竹編制品,就只能彎道超車。” 秦墨不懂運營,但也有些心急:“老易,你能不能別賣關子了,你到底想怎么做?” 易遙并沒有當即給出她的想法,她需要時間來構思整個項目的運營方案。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黑泉社區就會面臨沒單可做的局面,留給易遙的時間并不多。 晚上,易遙三個加上李想都回到了一抹。 李想沒有跟劇組回公司,只是給陳璐打電話說了一聲,他知道陳璐和易遙是最好的閨蜜,本以為陳璐會很痛快地答應他開個小差。 陳璐的確答應了,但顯然并不痛快。 去黑泉社區拍攝是陳璐的意見,她知道那邊緊挨著很多濕地公園是很好的拍攝地點,但卻忽略了一個現實,秦墨爸爸秦延山的手工作坊就在黑泉社區。 自己一個不留神就給了李想和易遙接觸的機會,陳璐倍感失落。 四個人從下午五點一直討論到晚上十一點,依然沒有一個清晰的路線出來。 張濱對閱視運營沒有任何概念和興趣,一回到公司就用電腦剪輯起這幾天拍攝的視頻素材。 通常來說,新品類的運營模式通常都是以大項目的方式出現。拿眼前的竹編制品來說,通常的運營方式,是秦延山跟云創這種mcn機構達成合作,mcn借助矩陣賬號做新品試銷。 一來,矩陣賬號直播帶貨的產品內容豐富,添加竹編制品哪怕銷量不好也不會對賬號產生影響。 二來,即便最終的結果是試銷不過關,確定新品類不適合走閱視平臺銷售的路線,雙方有合同約束各自都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