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人性是自私的,你讓那些小民拿出一些糧食供給大軍沒問題,但讓他們拿出大半家財給李自成,那就是要他們的命! 結果就是,李自成的地盤一片安詳平和,人人安居樂業,卻無法給李自成輸入多少錢糧,導致李自成被一次失敗打入地獄之中。 等到清軍進入李自成的地盤時,那些受到李自成恩惠的小民,有幾個人在清軍的屠刀下奮起反抗? 大多數人還不是無奈接受了清軍統治的現實? 甚至連祖宗傳下來的漢家發飾都剪掉了! 除此之外,李自成造反后一直搶劫士紳大戶,將讀書人徹底推向自己的對立面。 在天下大勢面前,讀書人的力量和學識,可比小民從土地里刨出來的糧食有用多了。 因為糧食誰都可以搶,讀書人若是被嚇跑了,就沒人幫著治理國家了! 李自成的地盤崩解的那么快,跟地方治理完全瞎搞有很大關系,一味的破壞,換來的只有滅亡。 所以說,你這條路走不通的,閻定軍?!? 閻定軍被李長青說得一愣一愣的,所有的話都聽懂了,但整段話連起來,卻有種云里霧里,不明覺厲的觀感。 覺得李長青說得都對,但總感覺哪里有不太協調的地方,卻又說不出來…… 想了半晌,閻定軍終于抓住了李長青話語里的‘漏洞’。 “大人擔心的是起兵后均田免賦,沒有穩定的稅賦來源,經不起波浪拍打。 那我們完全可以將免賦這一條去掉,只均田不就可以了么?” 李長青看著封建社會出身的閻定軍,滿意的點了點頭,能有這份覺悟,說明對方在政治上的天賦值得培養啊。 “不錯,均田既可以鼓勵農民生產積極性,又可以獲得民心,一舉兩得之事。 不過誰說我伐清的時候,不打算均田了? 其他地方我不太清楚,但至少廣東省這片地界,早就被尚可喜禍禍的人少地多,有的是拋荒的田地可以均,不均也是扔在那里荒廢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