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日本精銳足輕路過那些被潰退清軍丟棄的虎蹲炮時,根本沒有搭理,只有林登萬帶著幾個貼身小弟來到虎蹲炮前,蹲下身仔細研究起來。 林登萬下達完進攻的命令后,就沒再下令,系統敵軍的執行效率太高了,根本不需要指揮官操心。 “這小炮是好東西啊,而且看起來操作挺簡單的,要不要試一發?” 日本林登萬看著眼前的虎蹲炮,笑瞇瞇的自語道。 至于不遠處的戰場,被這個粗心的日本林登萬完全忽視了。 理所當然的,沒有得到新命令的日本精銳足輕,繼續向前進攻。 只要指揮官不下令停止,他們就會一直打下去,直到殲滅視野中所有的敵人。 對面的清軍則開始頻繁調動,身上有了鐵片的靖南王一脈麾下的旗領漢軍,在耿精忠的指揮調度下,快速變陣分成了三個戰斗方陣。 左右兩翼是縱隊方陣,不等日本精銳足輕靠近,就朝著兩翼迂回包抄過去。 正面的則是一個與之前福建綠營兵一樣的排槍橫陣。 只是這些旗領漢軍中有不少拉得開硬弓的資深弓箭手,前排是鳥銃兵和斑鳩腳火銃兵,后排則是弓箭手。 沒有專門的長槍兵,因為每一名旗領漢軍士兵都是三仗精兵! 他們后面都背著一桿長槍,打完火銃或射完弓箭后,立刻就能換上長槍組成密集的長槍陣迎敵。 如果陷入混戰,他們還會掏出近戰肉搏武器。 這些精銳的旗領漢軍即便是近戰肉搏武器都有兩種,一種是狼牙錘之類的鈍擊類武器,另一種是砍人的腰刀。 眾所周知,對付無甲和輕甲目標用刀劍更給力,隨便碰一下就是一道血淋淋的口子,如果捅進去或者砍得實惠了,差不多當場就能廢掉對方的戰斗力。 像是影視劇里那般被捅了好幾個血口子,渾身都是鮮血淋漓的刀傷,還能大呼酣戰的,只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影視劇美化效果,導演強行加戲! 第二種則是這個人身上的甲胄質量太好了,身上的淋漓鮮血大半都是別人的,傷口在甲胄的防御下,只能算是皮肉傷,根本沒有傷到里面,才能繼續鏖戰。 然而,第二種情況很少發生,因為真實的戰場上誰也不是傻子,看到你一身鐵殼子還拿著刀劍硬砍,嫌棄自己力氣大還是體能多? 遇到輕甲和無甲單位,士兵們拿出什么武器迎敵未必,鈍器也是可以殺人的! 但遇到重甲單位,只要手里有鈍器,腦子不犯抽,士卒們都會選擇鈍器擊打,而不是拿破甲效果坑人的刀劍對敵。 還在研究虎蹲炮,甚至想自己騎上去射一發的日本林登萬,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家的隊伍正在陷入險境。 很顯然,這個叛軍首領雖然有正常人的智慧,但性格上的缺陷太大了,完全是個沖動暴躁的莽夫! 戰場上時機瞬息萬變,就是耽誤個十幾分鐘的功夫,耿精忠已經成功將不斷前行的日本精銳足輕套入自己的口袋陣中。 標準的口袋陣,正面用排槍橫陣跟對手打排隊槍斃,兩翼則迂回包抄過去,然后從側面對日本精銳足輕打排槍。 一時之間,戰場上硝煙彌漫,被三面排槍射殺的日本足輕,因為沒有日本林登萬的命令,完全無視掉了兩翼的排槍火力,仍然按照既定戰術,用鐵炮版本的徐進式射擊不斷朝耿精忠的旗領漢軍壓過去。 這一刻,耿精忠的旗領漢軍們感受到了福建綠營兵感受過的巨大壓力,每分每秒他們都有人倒下,并且一次還不是倒幾個,至少兩位數起步。 隨著距離的拉近,一次甚至會倒下三位數! 每一輪排槍,都是對耿精忠麾下旗領漢軍心靈的一次重創。 好在,旗領漢軍人多槍多,后排還有立體式打擊,箭雨拋射。 三面受到排槍洗禮的日本精銳足輕,頭頂上還不斷落下箭矢造成更多的傷亡,沒等走到旗領漢軍陣前,就已經死得差不多了。 理所當然的,戰場上的槍聲也變得越發稀疏。 剛剛自己研究著給虎蹲炮裝上彈藥的日本林登萬,聽到不遠處的戰場槍聲變得稀疏,疑惑的起身抬頭眺望過去,緊接著雙目瞪得滾圓。 第(2/3)頁